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题梁星堂印帙》
《金缕曲.题梁星堂印帙》全文
清 / 潘飞声   形式: 词

箧里虹光起。怪一编、铜斑玉血,冰斯惊视。

腕底摄来秦汉鬼,拓出君家印史。

忽郁律、蛟龙穿纸。

万颗红泥看不定,又镵成、趩?秋豪细。

金剪小,更谁似。燕然勒石平生事。

问老去、埋头篆刻,壮心消未。

结个行窝花竹里,闭户閒添吟思。

黎石鼎、除君能继。

五百峰堂披印卷,有瑶章、也刻骚人字。

携玉纽,索君拟。

(0)
鉴赏

此诗《金缕曲·题梁星堂印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词人潘飞声所作。词中以“箧里虹光起”开篇,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充满想象的画面,仿佛从古籍中涌出的光芒,引人入胜。接下来,“怪一编、铜斑玉血,冰斯惊视”,通过奇特的比喻,展现了古籍的珍贵与历史的厚重感。

“腕底摄来秦汉鬼,拓出君家印史”,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古籍中捕捉历史痕迹,如同将秦汉时期的鬼魅形象拓印在纸上,展现了一种与古人对话的奇妙体验。“忽郁律、蛟龙穿纸”,蛟龙穿纸的意象,既表现了技艺的高超,也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深邃与流动。

“万颗红泥看不定,又镵成、趩?秋豪细”,诗人通过对红泥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细微之处的刻画,展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金剪小,更谁似”,金剪之小,非比寻常,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技艺之精妙的赞叹。

“燕然勒石平生事”,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功绩的向往与追求。“问老去、埋头篆刻,壮心消未”,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仍坚持篆刻,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结个行窝花竹里,闭户閒添吟思”,在花竹环绕的小屋中,诗人闭门创作,增添了更多的思考与灵感。

“黎石鼎、除君能继”,黎石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此处借指传承,表达了对后继者的期待。“五百峰堂披印卷,有瑶章、也刻骚人字”,五百峰堂是诗人的书房,这里不仅收藏着书籍,也承载着诗人的思想与情感。“携玉纽,索君拟”,诗人希望得到一块美玉作为印章,邀请他人一同参与创作,体现了合作与共享的精神。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籍、篆刻、历史与艺术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潘飞声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莫春

春风客路马蹄轻,归鬓萧疏恨莫平。

呼酒且拚今夕醉,看花又动昔年情。

朋游老去鸥盟冷,世事看来蝶梦惊。

咄咄书空徒自苦,便应投笔效班生。

(0)

次李商稳无题韵·其二

蝉鬓轻盈不耐风,水亭帘幕怕朝东。

瑶笺锦字无人寄,碧海青山有路通。

倦态谩同芳草弱,愁颜不分小桃红。

天涯荡子经年去,踪迹东西类转蓬。

(0)

赠姚惟东

菶菶梧桐树,敷阴南山麓。

大枝立青铜,小枝横绿玉。

朝晞旭日光,暮来凤凰宿。

爰抱琴瑟材,屡睨中郎目。

雕斲縆朱弦,清商宣妙曲。

音响发至和,宇宙调玉烛。

(0)

春晓闻莺

东风微度栗留声,羌笛轻调百啭清。

唤起春光无觅处,柳堤花坞雾冥冥。

(0)

题墨竹·其二

曾记吹箫学凤鸣,碧云深处度秋声。

谁携一片潇湘影,写作江南万里情。

(0)

次钟南十兄韵

坐稳皋比身懒动,满庭春雨长苔衣。

苦吟不信诗能瘦,战胜方知道解肥。

春饤满盘堆苜蓿,砚池香水贮蔷薇。

疏慵自乏当时望,不是孤高与俗违。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