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水调歌头·再用前韵》。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故土和朋友的怀念,以及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这两句通过“霜鬓”形象化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心境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这里,“故人”指的是旧友,而“时序”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朋友们不知所踪,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这几句中,“洛滨仙伯”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诗人,通过“共说”表达了共同的回忆和情感交流,而“魂梦与追游”则深化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伴。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这里,“更唱中秋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继续创作的行为,或是对某个特定节气的怀念。而“得月上东楼”则描绘了一个美好而宁静的夜晚场景。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这两句通过“十年笑傲”和“骑鹤上扬州”的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这几句中,“金门”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而“联辔”、“晓殿催班”则描绘了一个集结准备出发的场景。“高拱翠云裘”则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庄重而华丽的情境。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最后两句通过“明月今千里”的远观,强化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离别时那种无奈与忧愁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心境。
王氏殇女其名容,名由仪范三德充。
诵诗阅史慕古风,卑盈乐善正养蒙。
是宜百祥期无穷,奈何美□剿其躬。
芳年奄谢午咸通,季夏二十三遘凶。
翌月十八即幽宫,寿逾及笄三而终。
晋阳之胄冠诸宗,厥考长仁命不融。
外族清河武城东,中外辉焯为世雄。
今已矣夫石窌封,仲父刻铭藏户中,以纾临穴㛐悲恫。
古往今来万化同,高高谁为问圆穹?
姑安是兮龟筮从,俟吉良兮从乃公。
殿阁炎光尽,池台爽气归。
荷香风里歇,树影日中衰。
蝉声出林散,鸟路入云飞。
承恩方未极,无由驻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