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
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
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
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
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
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态自然的景象,通过对鸟鸣声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开篇“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两句,勾勒出早晚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灵们忙碌寻找食物的情状。
紧接着,“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这两句,则引出了诗人对于“知时”的鹤的赞赏。这只鹤虽然也在鸣叫,却显得超然于世,不为俗世所动,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自己或理想中人物的自我期许,希望能够超脱尘嚣,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这两句,则转向了另外一种生灵——虫类。它们虽然有声,却永远不会发出鸣叫之声,而是默默地承载着自己的使命,不为外界所动。这又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认同。
最后,“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两句,则描绘了蛙类动物不停歇的叫声,以及这种声音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混乱。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相互影响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生物鸣叫行为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精神独立以及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洞见。
官庐带寒照,多病少所亲。
不速肯余过,眷然意何真。
偶储五斗秫,酿酒清且醇。
窃禄本非薄,鸡黍敢辞贫。
休衙扫吏迹,高论屏嚣尘。
追游盖三纪,而况葭莩姻。
亦知慰留滞,觞酌许频频。
相看总无家,携稚各二人。
温恭仰子德,问学老而新。
子不日迁秩,予当谢簪绅。
但愧岁年迈,有负报恩身。
去去勿复道,世路方荆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