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高杵燕支红,天吴驱潮东海东。
乞卖桑田帝不许,鲛泪明珰遗下女。
呼龙吹篪淩高烟,山光寒绿飞上天。
云脚下垂海水立,荒崖冥冥海童泣。
搥碎珊瑚出鳞屋,数钱市儿竞捃拾。
风吹百年如流星,维摩沉醉空结形。
山楼高杵燕支红,天吴驱潮东海东。
乞卖桑田帝不许,鲛泪明珰遗下女。
呼龙吹篪淩高烟,山光寒绿飞上天。
云脚下垂海水立,荒崖冥冥海童泣。
搥碎珊瑚出鳞屋,数钱市儿竞捃拾。
风吹百年如流星,维摩沉醉空结形。
这首诗以壮丽的海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壮阔的海上景象。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首句“山楼高杵燕支红”,以“山楼”为立足点,描绘出一幅远眺海面的景象,用“燕支红”形容海面上的色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天吴驱潮东海东”一句,将神话中的天吴(传说中的海神)赋予了驱赶潮水的行动,展现了海面的动态美。
“乞卖桑田帝不许,鲛泪明珰遗下女”两句,通过神话故事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这里“卖桑田”与“鲛泪明珰”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命运不可逆转的感慨。
“呼龙吹篪淩高烟,山光寒绿飞上天”描绘了诗人呼喊龙神,吹奏篪笛,与高空中弥漫的烟雾交织在一起,山色在寒绿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观。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云脚下垂海水立,荒崖冥冥海童泣”两句,通过云彩低垂、海水静止、荒崖寂静以及海童哭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搥碎珊瑚出鳞屋,数钱市儿竞捃拾”一句,通过捣碎珊瑚、儿童争相捡拾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最后,“风吹百年如流星,维摩沉醉空结形”以风吹百年如流星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维摩寺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海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
嵇康昔弹广陵散,商声高与宫声缓。
托名山鬼未传人,古桐纫丝丝不断。
一闻僵卧窃其音,世间虽得能亦罕。
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妄诞。
顷年过我在芜城,忽听长拍去欲懒。
凤皇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
龙章秀骨苦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
王朝慎常刑,恐民陷非辟。
分命遣使车,谬枉得举摘。
兼之劝农桑,欲野无旷隙。
韩侯夙所志,功利岂止百。
茫茫唐邓间,荒土无牛迹。
邵阏废未久,柘阳仍旧白。
二地傥复营,万世不可易。
昔在汉家时,近亲多占籍。
苟或非膏腴,当应徒畿赤。
每念辄叹嗟,未能俾尽画。
天将富斯民,事与愿不隔。
其易谓何如,拾芥由琥珀。
我今送韩侯,书以赠无责。
十年不出户,世事皆刬锄。
时无车马游,焚香坐读书。
有堂曰粹隐,惟见安且舒。
心远迹非远,岁月速轮舆。
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
譬若开是室,终日于此居。
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
明朝却视今,复与前何如。
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
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
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
苒苒机上丝,入夜为鼠伤。
织妇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闻草根声,膏入然肝肠。
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岂知裒敛人,督责务健强。
所以机中女,心斗日月光。
年年租税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无不由此戕。
吴侯当厅时,静坐爱初凉。
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
繁鸣杂螇螰,感怆情不皇。
况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
意虑宜恤物,以慰众所望。
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