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丑九日五首·其三》
《辛丑九日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五度秋光过古希,节名良是叹人非。

吾州大火前辛丑,问政山头伐木归。

(0)
注释
五度:五个。
秋光:秋天的景色。
古希:古代。
节名:节日的名字。
良是:确实如此。
叹:感叹。
人非:人事已非,物是人非。
吾州:我所在的州。
大火:大火之年。
辛丑:干支纪年法中的辛丑年。
问政:询问政务。
山头:山上的。
伐木:砍伐树木。
归:归来。
翻译
度过五个秋天后,感叹时光变迁
节日名称虽好,人事已非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词人方回的作品,收录在他的《秋窗随笔》中。从这些行文看,诗人的心境颇为沉郁。他通过“五度秋光过古希”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难以挽留的感慨。“古希”二字常用来形容稀少或罕见的事物,这里用以形容秋日,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不能复返的哀叹,也映照出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的不满与无奈。紧接着,“节名良是叹人非”一句,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节名”指的是季节的名字,秋天的到来本应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在这里,却让诗人发出“叹人非”的感慨,这里的“人非”并非直指某个人,而是泛指世间万象皆变,人心不古。整体上,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至于接下来的两句:“吾州大火前辛丑,问政山头伐木归。”这里,“吾州”指代诗人的家乡或居住之地,而“大火”则可能是比喻用法,比如战争、灾难或者社会动荡。而“前辛丑”,若按照干支纪年推测,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时刻,但在没有更多语境的情况下,很难确定确切时间。至于“问政山头伐木归”,则可理解为诗人对政治或世事有所追问,而“伐木”可能是指斧凿、修治之意,象征着对于生活的打造与期待。最后的“归”字,则意味着一种回归,也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秋风词

昨夜西风撼我扉,不愁吹叶落梧枝。

祇愁吹到头颅上,短发星星见二丝。

(0)

伍大尹莅乡以鹅寿孙屏岗老者

晴雪溪扉锁翠萝,东风轻透老渔蓑。

偶逢花县前驱马,快睹于陵昔日鹅。

粟帛共瞻明诏渥,闾阎尤借长官摩。

愿将一掬安怀念,遍与吾民作诵歌。

(0)

兰赋和李居士·其一

蓬艾萧萧风露深,幽香潜处每重寻。

矜持自信无惭色,采掇谁怜羞献心。

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

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

(0)

中秋同张东溪赞戎涂桂泉谪仙饮三宝山

碧空云净迥无痕,万里堪舆一照匀。

砌近银蟾移席满,山高弦管自天闻。

白生蔀屋浑疑昼,光闪层峦欲转坤。

闻说秋光随处好,试从玄兔问乡园。

(0)

南安郡守容正所楚雄邑长方云谷禄丰邑长沈龙源定远邑长刘鸣冈掌卫挥使陈文坡府赞徐秋泉樊蓝田外翰周竹冈季心惟诸君綵帐赐贺

贺卮凌晓集轩裳,薄劣何才敢与当。

考绩自甘书下下,逢人徒愧说堂堂。

滇云东望帆樯渺,洱水西来塞雁长。

归把骊珠环宇壁,诵公文是觌清光。

(0)

偶山

沔南太守愚公癖,移得君山自洞庭。

万顷波涛双砥柱,千年寰宇一虚亭。

江深日永鱼龙出,野旷春长草木青。

欲借一区酬素志,不知谁受太玄经。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