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秋光过古希,节名良是叹人非。
吾州大火前辛丑,问政山头伐木归。
五度秋光过古希,节名良是叹人非。
吾州大火前辛丑,问政山头伐木归。
这两句诗是北宋词人方回的作品,收录在他的《秋窗随笔》中。从这些行文看,诗人的心境颇为沉郁。他通过“五度秋光过古希”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难以挽留的感慨。“古希”二字常用来形容稀少或罕见的事物,这里用以形容秋日,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不能复返的哀叹,也映照出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的不满与无奈。紧接着,“节名良是叹人非”一句,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节名”指的是季节的名字,秋天的到来本应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在这里,却让诗人发出“叹人非”的感慨,这里的“人非”并非直指某个人,而是泛指世间万象皆变,人心不古。整体上,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至于接下来的两句:“吾州大火前辛丑,问政山头伐木归。”这里,“吾州”指代诗人的家乡或居住之地,而“大火”则可能是比喻用法,比如战争、灾难或者社会动荡。而“前辛丑”,若按照干支纪年推测,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时刻,但在没有更多语境的情况下,很难确定确切时间。至于“问政山头伐木归”,则可理解为诗人对政治或世事有所追问,而“伐木”可能是指斧凿、修治之意,象征着对于生活的打造与期待。最后的“归”字,则意味着一种回归,也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贺卮凌晓集轩裳,薄劣何才敢与当。
考绩自甘书下下,逢人徒愧说堂堂。
滇云东望帆樯渺,洱水西来塞雁长。
归把骊珠环宇壁,诵公文是觌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