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闻象山论学语有得》全文
宋 / 李伯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xiàngshānlùnxuéyǒu
sòng / bǎimǐn

fēnfēnzhīmàntuīxúndàogēnzhūzhīzàixīn

xiàoxiántáojìngjiézhōngsāntànyǒuyīn

注释
纷纷:形容众多或杂乱。
枝叶:树枝和叶子,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漫:随意,到处。
寻:寻找。
根株:根和茎干,比喻事物的根本。
只在心:实际上存在于内心深处。
莫笑:不要嘲笑。
无弦:没有琴弦,象征简单或朴素。
陶靖节:陶渊明,东晋诗人,别号靖节先生。
个中:其中,指陶渊明的诗歌。
三叹:多次赞叹,表示深深敬佩。
遗音:遗留下来的声音,这里指陶渊明的诗作。
翻译
纷繁的枝叶四处寻找,最终根源却在于内心。
不要嘲笑陶渊明没有琴弦,他的诗中蕴含深远的音乐之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伯敏的作品,名为《闻象山论学语有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深刻认识。

"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这一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探索学问的过程。"纷纷枝叶"象征着知识的广博与深奥,而"底下根株只在心"则表明真正的智慧和理解来自内心的体悟,不是简单地追求表面的知识。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这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陶渊明(即陶靖节)的典故,他不愿意在朝廷做官而选择归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尊重和对知识探求过程中的沉思和感悟的珍视。"三叹"指的是陶渊明归隐时所发出的叹息,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而"有遗音"则意味着这种心境和智慧的追求会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探索和内在修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伯敏
朝代:宋

宋筠州高安人,字敏求,一字好古。少时尝与其宗人交讼于官,刘清之为说《易》之《讼》、《家人》二卦,伯敏瞿然,即以讼赀市《程传》归,遂为学者。又尝以书通问朱熹,熹告以为学当专心致志,遂终身为象山之学,不名他师。
猜你喜欢

颂古九十八首·其二十四

本身卢舍意光周,碧云间举几千秋。

被人叩诘无私答,山自青青水自流。

(0)

颂古九十八首·其四十七

知有之人不出头,涅槃光里度春秋。

一条水牯金穿鼻,万劫逍遥得自由。

(0)

颂十玄谈·其一演教

三乘次第演金言,义体周天应自连。

黄叶止啼儿不叫,方知累劫困如眠。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七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龙宫盈海藏,金口亲宣唱。

字字不违贤,个中绝名相。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三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脩罗皆供养,天人咸戴仰。

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七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一条楖?杖,两头光晃晃。打破须弥山,挂在眉头上。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