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艾萧萧风露深,幽香潜处每重寻。
矜持自信无惭色,采掇谁怜羞献心。
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
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
蓬艾萧萧风露深,幽香潜处每重寻。
矜持自信无惭色,采掇谁怜羞献心。
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
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
此诗描绘了兰花在深秋风露中的清雅之态,诗人以“蓬艾萧萧风露深”开篇,将兰花置于萧瑟秋风与露水之中,营造出一种孤高脱俗的氛围。接着,“幽香潜处每重寻”,点明兰花虽不张扬,却自有其幽幽香气,引人探寻。诗人通过“矜持自信无惭色”一句,赋予兰花以人格化的自信与骄傲,强调其不因无人欣赏而改变本色的高尚品质。
“采掇谁怜羞献心”则表达了兰花虽有美丽与香气,却难以找到真正懂得欣赏与理解它的人,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孤独。接下来,“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进一步深化了兰花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兰花如同诗人内心的寄托,而楚骚的歌声则激发了诗人对兰花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渴望有知音相伴,共同欣赏兰花之美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
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
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
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
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
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
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
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
先愁被鷃抢,预恐遭蜗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
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
网小正星□,舟轻欲腾翥。
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
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