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天教胜处安,峰峦腾掷水云閒。
客来总说游山好,不道山僧却厌山。
萧寺天教胜处安,峰峦腾掷水云閒。
客来总说游山好,不道山僧却厌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泰山竹林时的独特感受。首句“萧寺天教胜处安”,以“萧寺”点明地点,暗示此处环境清幽,仿佛是天赐的佳处,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峰峦腾掷水云閒”一句,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峰与云水交融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自由。
后两句“客来总说游山好,不道山僧却厌山”,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面对众人的赞美与向往,诗人却表达了自己对山的厌倦之情。这种反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游山”之乐与“厌山”之苦的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领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立身须作第一人,学佛当观第一义。
丈夫圣谛且不为,选官选佛应无异。
林君名字天下闻,贤书首荐称人瑞。
文章于尔但秕糠,传入长安曾纸贵。
岂知妙道中所存,明镜当空无一字。
六年两度上金台,世路无人知国士。
上元甲子三阶平,黄河见底麒麟至。
大人利见会有时,看君出疆还载质。
轻车熟道早登程,万里风云若平地。
去时岭上花正开,到日皇州花下醉。
春风得意远相闻,山中笑杀无名氏。
老僧老矣不出门,吟诗送客无佳思。
岐路因君赠一言,却恐贵人多忘记。
休忘记,便作南宫第一人,更有人间第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