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
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
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再过霍州》描绘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感慨。首句“此地吾尝治”,表达了诗人对霍州的深厚感情,曾经在此处治理或有所作为。次句“风尘几度游”则暗示了诗人多次历经世事沧桑,在风尘仆仆中多次造访霍州。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两句,通过描绘道路蜿蜒如汾水曲折,云雾缭绕霍山的景象,展现了霍州山水的秀美和诗人行迹的飘忽不定。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进一步点明时间的流转,昔日诗人曾在此度过黄梅时节,如今则是秋高气爽,白雁南飞。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对比。
最后,“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以“萍踪”自比,形象地写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流露出旅途劳顿后的疲惫和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沧洲"通常指代隐士的居所,诗人借此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霍州景色的描绘和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
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
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呈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惜馀欢尽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