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疴偶居内,百忧相煎蹙。
嗜睡瞋啼鸟,畏喧远童仆。
微雨打梨花,经月废栉沐。
断饮疏洒人,箕踞啖笋菽。
昨秋年谷俭,亩收不盈斛。
晋楚盗如毛,未闻奏平复。
军兴更加税,卖儿多道哭。
饿骸仆路衢,爵啄死人肉。
荒荒豺虎横,夜眠不能熟。
卧疴偶居内,百忧相煎蹙。
嗜睡瞋啼鸟,畏喧远童仆。
微雨打梨花,经月废栉沐。
断饮疏洒人,箕踞啖笋菽。
昨秋年谷俭,亩收不盈斛。
晋楚盗如毛,未闻奏平复。
军兴更加税,卖儿多道哭。
饿骸仆路衢,爵啄死人肉。
荒荒豺虎横,夜眠不能熟。
这首诗名为《偶作四首(其一)》,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内心充满忧虑的状态,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首句“卧疴偶居内,百忧相煎蹙”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痛苦。接着,“嗜睡瞋啼鸟,畏喧远童仆”两句,通过对比嗜睡与啼鸟的声响、远离喧嚣与童仆的陪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恐惧。
“微雨打梨花,经月废栉沐”描绘了春雨绵绵,梨花飘落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长时间的病痛与生活的不便。接下来,“断饮疏洒人,箕踞啖笋菽”两句,通过描述饮酒的人减少,诗人独自坐着吃素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自省与淡泊。
“昨秋年谷俭,亩收不盈斛”反映了去年秋季粮食歉收的现实,预示着接下来的艰难生活。“晋楚盗如毛,未闻奏平复”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行,但并未听到政府采取措施平息盗贼的情况。
“军兴更加税,卖儿多道哭”进一步揭露了战争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子女的悲惨境遇。“饿骸仆路衢,爵啄死人肉”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饥饿与死亡,以及动物在尸体上觅食的凄凉景象。
最后,“荒荒豺虎横,夜眠不能熟”以比喻的手法,形容社会如同荒野,豺狼横行,人们即使在夜晚也无法安心入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唤。
雨滴空阶,灯昏小阁,愁心乱若抽缕。
峭寒故勒梅花,暗泉自生竹坞。
苍苔屐印,是旧日双鸳行处。
为断肠、不扫留痕,却被冻泥沾涴。
招未回、燕梁宿羽。遮不断、马蹄去路。
地遥共逼层阴,夜长更添麝炷。
重门深掩,漫苦怨、芳时迟误。
待树梢、历乱莺啼,又恰半春虚度。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
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
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
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谁道依然留滞,费熏炉重熨,料理春寒。
楚尾吴头,魂随潮信空还。
璇机自深闺思,怎知人、去住艰难。
待剪烛,梦西窗、閒话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