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韩信庙》
《踏莎行.韩信庙》全文
明 / 韩邦奇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

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

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0)
鉴赏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踏莎行·韩信庙》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开篇“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通过高山、云雾和蒙蒙细雨,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了韩信庙所在之地的荒凉与偏僻。

“长杨满路悲风起”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长杨树下的道路上刮起悲凉的风,仿佛在低语着历史的沉痛。接下来,“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直接点出韩信的陵墓,草木丛生,荒废的祠堂中只有狐鼠为伴,显示出英雄的身后凄凉。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将视线转向韩信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九里山是楚汉相争之地,未央宫则是昔日皇权象征,两者对比强烈,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以乌江和汾水比喻韩信的悲剧命运,以及后人对他的哀悼之情,流水不息,英雄的泪水也仿佛永远流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韩信这位悲剧英雄的深深惋惜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韩邦奇
朝代:明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猜你喜欢

南乡子 寄刘仲泽

音信怪来稀。
世态时情固自宜。
莫比红尘儿女辈,须知。
义士交情死不移。
应是占花期。
箫鼓东城醉玉姬。
谁念书生寒屋底,伤悲。
忍泪窗前

(0)

临江仙·爱煞林泉风物好

爱煞林泉风物好,羡他归去来兮。
世缘相挽又还思。
功名当壮岁,疏懒记当时。
肝胆自知尘辈异,凤池麟阁须期。
风云满目任时宜。
东山高卧处,丝竹醉吴姬。

(0)

木兰花慢·乾坤秋更老

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
纵马蹙重山,舟横沧海,戮虎诛鲸。
笑入蛮烟瘴雾,看旌麾、一举要澄清。
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
一尊别后短长亭。
寒日促行程。
甚翠袖停杯,红裙住舞,有语君听。
鹏翼岂从高举,卷天南地北日升平。
记取归来时候,海棠风里相迎。

(0)

木兰花慢 题毫州武津关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
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传。
椽笔舞蛮笺。
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
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
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

(0)

清平乐·高眠窗北

高眠窗北。
偃卧喧雷息。
依约关山归路忆。
梦绕池塘春碧。
功名负我青春。
匆匆日月奔轮。
且把琴书归去,山林道发儒巾。

(0)

点绛唇 赋梅

春日前村,一枝香彻江头路。
月明风度。
清煞西湖句。
昨夜幽欢,梦里谁呼去。
愁如许。
觉来无语。
青鸟啼芳树。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