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
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
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
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
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踏莎行·韩信庙》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开篇“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通过高山、云雾和蒙蒙细雨,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了韩信庙所在之地的荒凉与偏僻。
“长杨满路悲风起”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长杨树下的道路上刮起悲凉的风,仿佛在低语着历史的沉痛。接下来,“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直接点出韩信的陵墓,草木丛生,荒废的祠堂中只有狐鼠为伴,显示出英雄的身后凄凉。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将视线转向韩信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九里山是楚汉相争之地,未央宫则是昔日皇权象征,两者对比强烈,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以乌江和汾水比喻韩信的悲剧命运,以及后人对他的哀悼之情,流水不息,英雄的泪水也仿佛永远流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韩信这位悲剧英雄的深深惋惜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
纵马蹙重山,舟横沧海,戮虎诛鲸。
笑入蛮烟瘴雾,看旌麾、一举要澄清。
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
一尊别后短长亭。
寒日促行程。
甚翠袖停杯,红裙住舞,有语君听。
鹏翼岂从高举,卷天南地北日升平。
记取归来时候,海棠风里相迎。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
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传。
椽笔舞蛮笺。
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
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
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