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氏新构大行书院》
《高氏新构大行书院》全文
元 / 吴当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嵯峨大行东,陵麓正延广。

池河发芳滋,耕凿乐膏壤。

之子慎素履,义路思独往。

黉宫宅幽贞,神宇肃弘敞。

空翠在庭户,嘉木日以长。

荐豆不违矩,奠席歘来享。

童冠列春服,歌弦发清响。

古学贵得师,景行属高仰。

车马远可致,山水良足赏。

焉得挂朝衣,为尔息尘鞅。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高氏新构大行书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书院景象。首句“嵯峨大行东”展现了书院所在之地的雄伟山势,接下来的“陵麓正延广”则强调了书院地理位置的开阔。池塘河流滋养着周围的土地,人们在此勤劳耕耘,享受肥沃土壤带来的喜悦。

诗中主人公“之子慎素履,义路思独往”,表现出书院学子们的品行端正和追求独立的精神。书院本身“黉宫宅幽贞,神宇肃弘敞”,环境幽静而宏大,适合深思与学习。庭院中空翠环绕,树木日渐繁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祭祀活动庄重而有序,“荐豆不违矩,奠席歘来享”,显示出对知识和先贤的敬意。学生们身着春服,音乐悠扬,体现出书院生活的和谐与欢乐。诗人感慨“古学贵得师,景行属高仰”,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投身学术的理想:“焉得挂朝衣,为尔息尘鞅”,表达了对书院生活的深深向往,希望能在此修身养性,远离世俗的纷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大行书院的独特魅力和理想化的教育氛围。

作者介绍

吴当
朝代:元   字:伯尚   籍贯:抚州崇仁   生辰:1297—1361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猜你喜欢

经过建业

六代兴衰曾此地,西风露泣白蘋花。

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

楚塞秋光晴入树,浙江残雨晚生霞。

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

(0)

莺出谷

幸因辞旧谷,从此及芳晨。

欲语如调舌,初飞似畏人。

风调归影便,日煖吐声频。

翔集知无阻,联绵贵有因。

喜迁乔木近,宁厌对花新。

堪念微禽意,关关也爱春。

(0)

湖上遇郑田

故人青云器,何意常窘迫。

三十犹布衣,怜君头已白。

谁言此相见,暂得话畴昔。

旧业今已芜,还乡返为客。

扁舟伊独往,斗酒君自适。

沧洲不可涯,孤帆去无迹。

杯中忽复醉,湖上生月魄。

湛湛江色寒,濛濛水云夕。

风波易迢遰,千里如咫尺。

回首人已遥,南看楚天隔。

(0)

从军六首·其六

草枯秋塞上,望见渔阳郭。

胡马嘶一声,汉兵泪双落。

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0)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

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0)

罪所上御史惟则

误因微禄滞南昌,幽系圜扉昼夜长。

黄鹤翅垂同燕雀,青松心在任风霜。

斗间谁与看冤气,盆下无由见太阳。

贤达不能同感激,更于何处问苍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