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因辞旧谷,从此及芳晨。
欲语如调舌,初飞似畏人。
风调归影便,日煖吐声频。
翔集知无阻,联绵贵有因。
喜迁乔木近,宁厌对花新。
堪念微禽意,关关也爱春。
幸因辞旧谷,从此及芳晨。
欲语如调舌,初飞似畏人。
风调归影便,日煖吐声频。
翔集知无阻,联绵贵有因。
喜迁乔木近,宁厌对花新。
堪念微禽意,关关也爱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莺鸟出谷后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幸因辞旧谷”开篇即设定了春光乍泄、万物复苏的情境。接着,“从此及芳晨”则描绘了莺鸟在新的一日之始展翅高飞,享受着清新的晨曦的景象。
“欲语如调舌,初飞似畏人”两句生动地捕捉了莺鸟在春天的行为特征。它似乎想要歌唱,但又像是害怕人的目光,不敢放声高歌,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情感的观察与感悟。
“风调归影便,日煖吐声频”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春风轻拂,树影婆娑,而莺鸟在温暖的阳光下,不再有初飞时的畏惧,开始频繁地歌唱。
“翔集知无阻,联绵贵有因”表达了莺鸟在春天自由翱翔,群集无碍,以及它与春天美好景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愫。这里的“联绵”和“贵有因”,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春天的珍视和依恋。
“喜迁乔木近,宁厌对花新”则是莺鸟选择栖息在春日里逐渐繁茂的树木间,享受着与鲜花相伴的快乐。这里,“宁厌”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光不愿意有任何改变的心情。
最后,“堪念微禽意,关关也爱春”则是对莺鸟和其他小动物在春天表现出的欢愉心态的赞叹。它们对春天的喜悦,与诗人自己对这美好季节的情感不谋而合。
整首诗通过对莺鸟行为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更新换代、万物复苏的欣赏和热爱,以及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每个人与自然之间都能找到相互依存、共同欢乐的情感体验。
湖上风雨回,扁舟返茅屋。
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
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
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
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
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
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