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漪结兰汜,澄绿汎沄沄。
似将杨柳丝,织成縠纱纹。
浮影动疏箔,新晴霭微云。
春草夜来长,萋萋绵夕曛。
谢公久不作,寄怀良以勤。
孰知后来者,亦足与斯文。
风漪结兰汜,澄绿汎沄沄。
似将杨柳丝,织成縠纱纹。
浮影动疏箔,新晴霭微云。
春草夜来长,萋萋绵夕曛。
谢公久不作,寄怀良以勤。
孰知后来者,亦足与斯文。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春草池绿波亭》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如同织就的縠纱般美丽。杨柳轻柔的枝条仿佛被巧妙地编织进这绿色的波纹之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通过“浮影动疏箔,新晴霭微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池塘周围的宁静与清新。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帘,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远处轻薄的云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悠远的意境。
“春草夜来长,萋萋绵夕曛”则将视线转向了池边的春草,它们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更加茂盛,一片片绿意盎然,充满了生命力。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
最后,“谢公久不作,寄怀良以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巨匠谢灵运的怀念,以及自己创作的勤奋与坚持。而“孰知后来者,亦足与斯文”则流露出对后世文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份文学的精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吾生苦多欲,有戒方一止。
胡为省身戒,又落多言里。
古人不远游,此义闻孔子。
又闻父母年,可惧复可喜。
向来风雪夜,偶阙问居起。
严训当过庭,微辞有深理。
为怜僮仆劳,当以人视已。
仁哉长者言,为利斯溥矣。
内观恒惕若,若在深渊涘。
朝出暮必归,盟言自今祀。
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
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
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
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
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
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
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
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