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
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
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
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
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
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
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
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
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
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
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
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
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
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
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这首诗《韩左军马图卷》由元末明初诗人唐珙创作,通过对韩左军马图的描绘,展现了战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忠诚。诗中以将军西征过昆仑的背景引入,描绘了战马因长途跋涉而渴死的情景,凸显了战马的牺牲精神。接着,通过“策勋脱鞍泻汗血”、“身如飞龙首渴乌”等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战马英勇无畏的形象。诗中还提到了战马饮瑶池三尺雪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其不畏艰难的精神。
后半部分转而描述战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如“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以及“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的情景,表现了战马在战争中的困苦和牺牲。诗中提到“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表达了对战马在和平时期被遗弃的惋惜之情,突出了战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最后,“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两句,表达了对战马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感慨,指出战马的忠诚难以用物质回报衡量,体现了对战马精神的崇高敬意。“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则表达了诗人对战马及其精神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以及对历史中无数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们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不仅赞美了战马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中牺牲者的深切同情和敬仰,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