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夜生庭草,落日流霞望中好。
柴门倚杖听啼猿,坐见空山白云老。
蓬莱峰畔铁桥横,中有泉源近玉京。
愿骑哑虎云间去,长听仙人吹凤笙。
秋风一夜生庭草,落日流霞望中好。
柴门倚杖听啼猿,坐见空山白云老。
蓬莱峰畔铁桥横,中有泉源近玉京。
愿骑哑虎云间去,长听仙人吹凤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首句“秋风一夜生庭草”,以“一夜”与“生庭草”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给人一种时间悄然流逝的感觉。接着,“落日流霞望中好”一句,通过“落日”与“流霞”的景象,展现了夕阳余晖下的美丽景色,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
“柴门倚杖听啼猿,坐见空山白云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静谧与孤独感。诗人独自倚在柴门旁,聆听远处猿猴的啼叫声,面对的是空旷的山林和悠悠飘荡的白云。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
后两句“蓬莱峰畔铁桥横,中有泉源近玉京”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蓬莱峰与铁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而“泉源近玉京”则暗示着一种神圣或超凡的存在,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哲学意味。
最后,“愿骑哑虎云间去,长听仙人吹凤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仙境的向往。他希望骑上哑虎,在云端自由翱翔,倾听仙人的音乐,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这种愿望既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怀仙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浪漫情怀的佳作。
万木凋伤后,孤丛嫩碧生。
花开飞雪底,香袭冷风行。
高并青松操,坚逾翠竹贞。
挺然凝大节,谁说貌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