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早纳尚书履,道直频删儒者书。
木榻岁深曾几卧,草庭春在不教除。
六经得友千年外,四海忧民一饭馀。
空使圣人劳侧席,肯同尚父载安车。
功成早纳尚书履,道直频删儒者书。
木榻岁深曾几卧,草庭春在不教除。
六经得友千年外,四海忧民一饭馀。
空使圣人劳侧席,肯同尚父载安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为大宰罗整庵公庆祝八十大寿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罗整庵公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赞美与敬仰。
首联“功成早纳尚书履,道直频删儒者书”描绘了罗整庵公功勋卓著,早年便被授予尚书之职,其为人正直,多次修订儒家经典,体现了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成就,更在道德修养上有着极高的追求。
颔联“木榻岁深曾几卧,草庭春在不教除”则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罗整庵公的生活态度。他多年使用同一张木榻,可见其生活朴素,不求奢华;而庭院中的草木春色,他也不去刻意清理,反映出他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态度。
颈联“六经得友千年外,四海忧民一饭馀”进一步赞扬了罗整庵公的学问深厚和心系苍生的情怀。他与六经为友,学问渊博,即使在千年之后仍能受益;同时,他关心民生疾苦,即使是简单的一餐饭后,仍不忘思考如何解决百姓的忧患。
尾联“空使圣人劳侧席,肯同尚父载安车”表达了对罗整庵公的崇高评价。他虽未得到圣人的亲自接见,但其德行和功绩足以让人为之侧目;与古代的姜尚(尚父)相比,罗整庵公更愿意为百姓谋福利,不愿享受高官厚禄带来的安逸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整庵公生活细节和精神品质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官员的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敬意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