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状元孙,不喜谈文,从军战场。
记楼船飞渡,寒江惨白,营门起立,残月昏黄。
末路英雄,一官江海,吴市箫声最慨慷。
酒酣后,每抽弧注矢,思射天狼。尊前莫问行藏。
且收拾功名入醉乡。
笑吾侪今日,学书学剑,中原几辈,称帝称王。
二十年华,万千事业,第一关心镜里霜。
相思处,又雁声湘路,潮信钱塘。
名状元孙,不喜谈文,从军战场。
记楼船飞渡,寒江惨白,营门起立,残月昏黄。
末路英雄,一官江海,吴市箫声最慨慷。
酒酣后,每抽弧注矢,思射天狼。尊前莫问行藏。
且收拾功名入醉乡。
笑吾侪今日,学书学剑,中原几辈,称帝称王。
二十年华,万千事业,第一关心镜里霜。
相思处,又雁声湘路,潮信钱塘。
这首词以"状元孙"为引子,描绘了一位不喜文辞、投身军旅的英雄形象。他曾在寒冷江面上指挥楼船,面对凄凉的月色,表现出坚韧与悲壮。在逆境中,他成为末路英雄,任职于偏远之地,却心系边疆,时常借酒消愁,矢志抗击外敌。
词人劝慰友人不必过多忧虑仕途得失,应将功名暂且抛诸脑后,沉醉于酒乡之中。他们感叹自己和同伴们虽学书习剑,但中原局势动荡,难以实现帝王之志。岁月匆匆,他们已届中年,但仍怀揣着万千未竟事业,尤其是对镜自照,感叹岁月如霜,增添了无尽的感慨。
最后,词人借湘江雁鸣和钱塘潮信,寄托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