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真教唤奈何,岛民亿兆覆巢窠。
两年迁徙恩原厚,九法更张令太苛。
男不负身甘葬火,妇知矢节竞投波。
忠贞足与牛庄埒,谁谱东宁正气歌。
时事真教唤奈何,岛民亿兆覆巢窠。
两年迁徙恩原厚,九法更张令太苛。
男不负身甘葬火,妇知矢节竞投波。
忠贞足与牛庄埒,谁谱东宁正气歌。
这首诗《秋感(其四)》由清代诗人黄家鼎所作,通过描绘社会变迁中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政策的批判。
首句“时事真教唤奈何”,开篇即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无奈与痛心。接着,“岛民亿兆覆巢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如同鸟儿般被剥夺了家园,生活陷入困境的凄凉景象。随后,“两年迁徙恩原厚,九法更张令太苛”两句,对比了政府在两年内频繁迁徙民众的恩惠与后来政策的严苛,揭示了统治者政策的矛盾与不人道。
“男不负身甘葬火,妇知矢节竞投波”这两句,通过描述男性甘愿为国家或理想牺牲自己,女性则坚守节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展现了人民在极端境遇下仍保持的忠诚与坚韧精神。最后,“忠贞足与牛庄埒,谁谱东宁正气歌”两句,将人民的忠诚与坚韧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提并论,同时呼唤着能为这些英勇事迹谱写赞歌的人,表达了对正义与勇气的颂扬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的苦难与抗争,以及对理想与正义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吹帘风峭,树树玲珑,搅絮痕多少。
曈曈日上,薄雾捲、放出碧天晴皎。
黏枝缀叶,认玉蕊、珠光相照。
算等闲、妆点园林,便做花看都好。
凌寒瘦影亭亭,想冷绝青娥,描来粉稿。
梅花香沁,隐约处、自有仙灵飘渺。
争禁摇落,似镜里、春人易老。
恰惜他、不耐东风,一霎和云收了。
北风吹水水不结,只为寒雨不为雪。
雪上衣裳尚可拂,雨湿衣裳寒切骨。
一驴昨夜复钉蹄,夜行只好打前失。
两膝夹骡痛难忍,一身负水坐难稳。
鞭缰在驭骡则驯,随鞍落镫骡则奋。
死生离地只尺馀,死生在眼心尤紧。
予生多役信未安,利名于我竟何干。
与人共作风尘客,却把风尘别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