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春夜》
《一剪梅.春夜》全文
清 / 徐釚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细雨廉纤自掩门。生怕黄昏。又到黄昏。

鸳鸯枕上拭啼痕。多少青春。断送残春。

红烛和愁一样新。剪得三分。减得三分。

落花如梦不逢人。未是消魂。已觉消魂。

(0)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一剪梅·春夜》描绘了一幅春夜独处的闺中女子心境画面。"细雨廉纤自掩门",细腻地写出了女子在春雨缠绵时轻轻掩门的动作,透露出她的孤独与防备。"生怕黄昏。又到黄昏",反复强调时间的推移,暗示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黄昏到来的恐惧,可能寓意着青春易逝和孤独的加深。

"鸳鸯枕上拭啼痕",通过鸳鸯枕这一意象,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寂和对伴侣的思念,泪水打湿了枕头,显示出她的哀愁。接下来的"多少青春。断送残春",直接表达了对青春消逝和春天将尽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红烛和愁一样新",以红烛比喻愁绪,形象地展现了女子面对孤灯时的内心世界,愁绪如同新燃的蜡烛,明亮而刺眼。"剪得三分。减得三分",通过剪烛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愁苦,试图借以排解,但愁绪却反而更浓。

最后两句"落花如梦不逢人。未是消魂。已觉消魂",以落花象征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女子感叹无人能共享这梦境般的春光,这不仅让她感到失落,也使她提前体验到了那种深深的哀愁,仿佛已经消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女子的日常生活细节,传达出春夜独处的女子对青春消逝、爱情无望的深深哀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徐釚

徐釚
朝代:清   字:电发   号:虹亭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生辰:qiú )(1636~1708

徐釚(qiú )(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猜你喜欢

煎茶坪

陇阪从西下,连山涌巨波。

一峰分井鬼,二水各江河。

蜀栈孤云渺,秦川远树多。

益门雄镇在,风雨拥雕戈。

(0)

遣愤四首·其四

极目萧条四海空,孤臣草莽泣秋风。

十年刍秣军无用,百两金缯国已穷。

赵社未墟由将帅,吴宫虽沼亦英雄。

冰天尚有桥山泪,洒遍龙沙万木红。

(0)

舟过仙桃镇以下,繁集纷列,村居如画

春水扁舟稳,湖乡一望平。

人家如画里,廛市送嚣声。

树木乱苍翠,光阴杂雨晴。

江关知不远,无限别离情。

(0)

送研樵前辈之官巩秦阶道四首·其三

已受花门款,洮西尚战场。

燐飞沙碛火,马舐塞垣疮。

幕府劳神笔,营田困见粮。

安边囊底策,儒者岂无方。

(0)

秦子衡为孙驾航画崇效寺丁香海棠卷

奔走幽僻寻春花,白纸坊下逢僧家。

禅房昼掩草断路,几年不见金犊车。

朽株卧草强八尺,当年曾媚嬉春客。

小丛薄艳不成娇,娿娜银钩黯石墨。

王朱种花留诗句,翁吴题诗补花树。

两孙来游尚有花,和诗写花费毫素。

丁香䍡千株圆,海棠霞晕扶春烟。

至今纸上斗香色,疑骄似妒如能言。

国初可怜多诗老,翁吴后来才渐小。

祇今又作古人看,争使红芳不枯槁。

劝君莫问西来阁,坏壁空廊宿燕鸽。

唐贤石刻苔钱生,故相榜书蛛网路。

京洛岁岁花连天,只有才调惭前贤。

此图不灭花不老,人物苍茫二百年。

(0)

题朱麋君舍人鉴成焦山酣睡图四首·其四

汀州春草绿芊绵,又见承平选胜年。

西掖门前绫被里,悬知流梦过江天。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