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阪从西下,连山涌巨波。
一峰分井鬼,二水各江河。
蜀栈孤云渺,秦川远树多。
益门雄镇在,风雨拥雕戈。
陇阪从西下,连山涌巨波。
一峰分井鬼,二水各江河。
蜀栈孤云渺,秦川远树多。
益门雄镇在,风雨拥雕戈。
这首诗描绘了从陇阪(古代道路名)向西行进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连山涌巨波"的比喻,生动展现了山脉起伏如同波涛汹涌的画面。接下来,他细致刻画了一峰直插天际,如同井鬼分界的奇景,以及两条河流各自流淌,象征着地域的划分。
诗人笔触转向蜀栈(四川山区的道路),运用"孤云渺"形容其高峻与空旷,秦川(关中平原)则通过"远树多"展现出辽阔的视野。最后,诗人以"益门雄镇在"点出益州(成都)的雄伟气象,而"风雨拥雕戈"则寓含了风雨中的军事氛围,暗示此地曾是军事重镇,如今仍保有威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理风貌,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独特感悟。
同泛洞庭波,独上西陵渡。
孤棹溯寒流,天涯岁将暮。
此际话离情,羁心忽自惊。
佳期在何许,别恨转难平。
萧条滇海曲,相思隔寒燠。
蕙风悲摇心,菵露愁沾足。
山高瘴疠多,鸿雁少经过。
故园千万里,夜夜梦烟萝。
奋鹄有奇翰,古铎无追响。
游云迹易灭,鸣世情难想。
昔吟瞻眺咏,今觌湖中赏。
松门既岑峙,川水深以广。
昏旦候自变,伊人竟焉往。
岩劓徒空嵌,堂基鞠为莽。
扉径不可识,悲愉异今曩。
石壁屹寒岸,葛崖啸魍魉。
揽驭意巳极,登舟秪弥惘。
抱兹久延伫,遵渚路回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