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水洞》
《风水洞》全文
宋 / 司马槱   形式: 古风

藤梢蔓荒寒,藓花阴空青。

窈窕石窦中,两耳风雨并。

初闻声萧骚,活火急铜瓶。

再听逗馀响,万羽起寒汀。

我疑此山空,石脚连沧溟。

中有蛟龙蛰,鼻息隐雷霆。

又迓仙翁去,丹灶留岩扃。

至今炉鼎中,水火争不停。

山前老比丘,霜眉眼如萤。

能传古老语,濯我耳昕醒。

便欲慰尘凡,脱我随爽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风水洞的神秘与幽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藤梢蔓荒寒,藓花阴空青”以藤蔓和苔藓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荒凉而清新的氛围,暗示风水洞的隐蔽与原始。接着,“窈窕石窦中,两耳风雨并”描绘了洞穴内的景象,石窦深处,风声雨声交织,仿佛自然界的交响乐,充满了生命力。

“初闻声萧骚,活火急铜瓶”写出了初次听到的声音,如同风吹过铜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预示着接下来将有更多美妙的发现。紧接着,“再听逗馀响,万羽起寒汀”则进一步渲染了声音的深远和广阔,仿佛无数羽毛在寒冷的河滩上飘扬,形象生动。

“我疑此山空,石脚连沧溟”表达了诗人对风水洞所在环境的遐想,似乎山中空无一物,却与大海相连,充满了神秘感。接下来的“中有蛟龙蛰,鼻息隐雷霆”更是将想象推向高潮,蛟龙蛰伏于洞中,鼻息间蕴含着雷鸣般的能量,展现出一种强大的自然力量。

“又迓仙翁去,丹灶留岩扃”则引入了仙人的元素,暗示风水洞不仅是自然的奇迹,也是仙人活动的场所,丹灶和岩扃象征着修炼与道法的存在。

“至今炉鼎中,水火争不停”强调了风水洞内持续进行的某种仪式或修炼活动,水火相济,生生不息,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山前老比丘,霜眉眼如萤”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侣,霜白的眉毛和闪烁的眼睛,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的智慧与洞察力。他能够传递古老的言语,唤醒听者的意识,使他们更加警觉和清醒。

“能传古老语,濯我耳昕醒”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侣的敬仰之情,以及渴望通过聆听古老的话语来净化心灵,获得精神上的觉醒。

“便欲慰尘凡,脱我随爽灵”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跟随心灵的指引,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水洞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神秘之力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司马槱

司马槱
朝代:宋   字:才仲   籍贯:陕州夏县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人,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猜你喜欢

白石滩

清浅白沙滩,绿蒲尚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0)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睿哲惟晋,世有明圣。如彼日月,万景攸正。

巍巍明圣,道隆自天。则明分爽,观象洞玄。

陵风叶极,绝辉照渊。肃雍往播,福禄来臻。

在昔奸臣,称乱紫微。神风潜骇,有赫兹威。

灵旗树旆,如电斯挥。致天子届,于河之沂。

有命冉集,皇舆凯归。颓纲既振,品物咸秩。

神道见素,遗华反质。辰晷重光,协风应律。

函夏无尘,海外有谧。芒芒宇宙,天地交泰。

王在华堂,式宴嘉会。玄晖峻朗,翠云崇蔼。

冕弁振缨,藻服垂带。祁祁臣僚,有来雍雍。

薄言载考,承颜下风。俯觌嘉客,仰瞻玉容。

施己唯约,于礼斯丰。天锡难老,如岳之崇。

(0)

江城子.记梦

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

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

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

梅花万树影交加。山之涯。水之涯。

淡宕湖天韶秀总堪夸。

我欲遍游香雪海,惊梦醒,怨啼鸦。

(0)

小酌

寒雀喧喧满竹枝,惊风淅沥玉花飞。

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

(0)

一笑

一笑长竿折,徒怜大海鱼。

文章犹酱瓿,尘土只盐车。

白日燕台剑,清风禹穴书。

上林谁献赋,愁绝马相如。

(0)

柳梢青

芳草閒门,清明过了,酒带香尘。

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