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馀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欲偃仰,叹息不敢康。
设醴致佳客,论交到相忘。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何当侍函文,获赋蔓草章。
君方扶摇抟,我独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见北海洋。
愿言承至教,虽老当自强。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馀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欲偃仰,叹息不敢康。
设醴致佳客,论交到相忘。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何当侍函文,获赋蔓草章。
君方扶摇抟,我独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见北海洋。
愿言承至教,虽老当自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月雨后的江城景象,千里荷花散发着清香。诗人穿着葛衣,在清风中感受到了凉爽。铃斋的馀凉,或许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日落时分,官吏们散去,槐树下的阴影给高堂带来了宁静。诗人归来后想要躺下休息,却又叹息着,不敢过于放松自己。
设下美酒招待佳客,交谈之中即便忘却了世俗的烦恼。高文比喻为大烹,未曾习惯于指尖品味,但仍未能如愿侍奉贤明的君子,获得赋诗的灵感,写出像蔓草般繁多的佳章。诗人自比为扶摇抟之物,而我却独自在蓬蒿中飘扬。生平所见的一壑美景,都不及北海洋之广阔。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意承诺至教,即使年迈,也当自强不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及对知识和文学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谊和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面对生活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