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老山御史寄七夕诗今近中秋奉问》
《张老山御史寄七夕诗今近中秋奉问》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笼鹤囊琴驾短篷,夏初言别又秋中。

一天遥共团圆月,两地相忘矍铄翁。

朝廷还公黄阁相,江湖乞我白蘋风。

金台乍到朋簪盍,肯系吟笺寄早鸿。

(0)
注释
笼鹤:比喻高洁的品格或理想。
囊琴:携带乐器,表达文人雅趣。
短篷:小型船只,象征简朴的生活。
矍铄翁:形容老而精神焕发的人。
黄阁相:指宰相职位,黄阁为古代高级官署的代称。
白蘋风:象征隐逸江湖的生活。
金台:对京城的美称。
朋簪盍:朋友聚会,簪盍形容众多。
吟笺:写诗的纸张,代指诗作。
早鸿:清晨的鸿雁,常用来寄托书信。
翻译
带着笼中的鹤和琴乘坐小船,夏季初别后又到了秋季。
我们与月亮共度长夜,虽然身处两地,老翁心志依旧健朗。
朝廷希望我能回归,担任宰相之职,而我却向往江湖的自由生活。
刚到京城,众多朋友聚集,他们期待我写下诗篇,能否借鸿雁传递给远方的我。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苦与思念之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时光的追求。

“笼鹤囊琴驾短篷”一句,以 鹤、琴、车篷等意象,勾勒出行者别离的情境。其中,“笼鹤”指的是带着鹤去远方,“囊琴”则是将琴收藏起来,不再弹奏,“驾短篷”则是一种简陋的车辆,用以比喻旅途中的艰难。

“夏初言别又秋中”表明从夏天到秋天,时间流转,而别离之痛依旧。这里的季节更迭,不仅是自然界的变换,也映射了诗人的心境变化。

“一天遥共团圆月,两地相忘矍铄翁”则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共同赏月、思念家乡之情。这里的“一天遥共团圆月”描绘了一种跨越空间的美好愿望,而“两地相忘矍铄翁”中,“矍铄翁”形容的是老人的发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担忧。

“朝廷还公黄阁相,江湖乞我白蘋风”一句,通过“朝廷还公黄阁相”指出诗人希望官员能够回归清正,“江湖乞我白蘋风”则是诗人希望得到自然界的恩赐,以此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金台乍到朋簪盍,肯系吟笺寄早鸿”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得以一展才华,同时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金台”可能指的是宫殿,“朋簪盍”则是朋友间的礼物交换,“肯系吟笺”表示诗人愿意将自己的诗篇作为书信,通过“早鸿”来寄托远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陶归鸟诗六十八首·其三

孑孑孤鸟,渴饮徘徊。养弃何人,深丛馁栖。

鸱鸮疾声,微息难谐。幽梁卑枝,结兹永怀。

(0)

市隐·其二

古坳旧传遗市迹,新墟长枕丝江边。

黄牛惯牧芳洲雨,白雁閒栖苇岸烟。

带雪独寻垂钓客,临春先访卖花船。

野人自有野风味,初熟香粳伴海鲜。

(0)

为园·其二

野人閒俯仰,山曲独腰镰。

赤脚踏泥路,蓬头依草檐。

锄云僮易懒,剪韭客尝淹。

谁信于陵子,桔槔称最廉。

(0)

送友人还蜀

七盘西望草萋萋,蜀路无穷信马蹄。

惟有夜猿能送客,青山一过一回啼。

(0)

次答张伯淇

白发催迟暮,高峰伴寂寥。

十年成底事,一别又今朝。

但可花经眼,何当米折腰。

子山词赋好,遗恨向谁销。

(0)

宫词

夜深仿佛御炉香,玉笛声声出建章。

惟有西宫怨明月,非秋月影已凄凉。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