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催迟暮,高峰伴寂寥。
十年成底事,一别又今朝。
但可花经眼,何当米折腰。
子山词赋好,遗恨向谁销。
白发催迟暮,高峰伴寂寥。
十年成底事,一别又今朝。
但可花经眼,何当米折腰。
子山词赋好,遗恨向谁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庾楼所作的《次答张伯淇》。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孤独寂寞的境遇,以及与友人分别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联“白发催迟暮,高峰伴寂寥”以白发和高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陪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孤独的感慨。颔联“十年成底事,一别又今朝”则通过对比十年的时光和一次离别,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痛苦,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但可花经眼,何当米折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似乎在说,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不会为了生计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尾联“子山词赋好,遗恨向谁销”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如何排解这种遗憾的困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幽阴上蔽日,野鸟中巢之。
朝飞呼其友,莫㝛呼其儿。
岂不乐平生,久托终不移。
微霜变青绿,凉风又先吹。
馀叶犹满林,飒飒声何悲。
四海谅云广,欲逝愿裴褢。
独食虽得饱,不如群食饥。
一夕不相亲,百年安得知。
但冀藏弱羽,奚必栖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