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寸碧轩》
《寸碧轩》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隐隐遥山列画屏,檐间寸碧与云平。

低回席上遗簪露,彷佛墙东翠黛横。

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

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ùnxuān
sòng / yángshí

yǐnyǐnyáoshānlièhuàpíngyánjiāncùnyúnpíng

huíshàngzān仿fǎngqiángdōngcuìdàihéng

jǐngyuǎnhánqiānwǎnhuīréngjièqīng

chūnfēngjǐngzhīduōshǎochēngshōushēnshēng

翻译
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像画卷般排列在天边,屋檐下的绿色仿佛与云层齐平。
宴席上,失落的发簪在低垂的灯光下闪闪发光,犹如墙东那翠绿的柳树轻轻摇曳。
遥远的景色在虚无中延伸,包容着千里之外的色彩,傍晚的余晖又借着清澈的小溪增添了几分明亮。
春天的风景究竟有多少,能让人在此享受一生的宁静和满足。
注释
遥山:远处的山。
列画屏:像画卷般排列。
檐间寸碧:屋檐下的绿色。
云平:与云层齐平。
遗簪露:失落的发簪。
彷佛:犹如。
墙东翠黛:墙东的翠绿柳树。
虚景:遥远的景色。
远涵:延伸包容。
晚晖:傍晚的余晖。
一溪清:清澈的小溪。
春风景物:春天的风景。
收身:享受生活。
乐此生:享受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水画面,开篇即以“隐隐遥山列画屏”设定了一个如同挂着画卷般的自然景观。"檐间寸碧与云平"则细腻地刻画出屋檐间那片绿意与天空相连的情形,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捕捉和审美。

"低回席上遗簪露"一句,透露出室内的宁静,而“彷佛墙东翠黛横”则是诗人通过窗棂看到外面树梢间绿意横斜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光线和色彩变化的敏感。

接着,“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两句,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将山水画面推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辽阔。

最后,“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似乎在告诫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这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杭州安徽会馆联

游宦到钱塘,饮水思源,喜两浙东西,与歙浦江流相接;

钟灵自灊岳,登高望远,问双峰南北,比皖公山色何如。

(0)

挽张百熙联

苦心定教育法规,遗爱在人,是学界中森有礼;

只手掌交通全局,新猷报国,胜理论之贾长沙。

(0)

赠董诰联

著书台迥名繁露;入画山多学富春。

(0)

吴南屏孝廉

一息尚存,当朋辈周旋,犹谆谆以金石简编为念;

千秋怅望,想精魂依恋,常隐隐在江衡蘅芷之间。

(0)

挽曾国荃联

累叶双膺高爵,洵花萼增辉,应运而生,伯仲之间见伊吕;

同怀四易令名,更竹林竞秀,胡天不吊,后先相继摧范韩。

(0)

挽张之洞联

相臣再造山河,一柱镇华夷,垂老功名成不朽;

浩气遽归天地,九重悼耆耇,后来艰巨仗谁肩。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