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尚存,当朋辈周旋,犹谆谆以金石简编为念;
千秋怅望,想精魂依恋,常隐隐在江衡蘅芷之间。
一息尚存,当朋辈周旋,犹谆谆以金石简编为念;
千秋怅望,想精魂依恋,常隐隐在江衡蘅芷之间。
此诗描绘了一位孝廉吴南屏在世时对书籍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其逝世后人们对其精神的怀念。诗中运用了“金石简编”这一典故,象征书籍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喻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通过“犹谆谆”和“常隐隐”这样的词语,诗人表达了吴南屏在生前对书籍的执着追求和死后灵魂仍与书籍紧密相连的情景。最后,“千秋怅望”则寄托了人们对这位孝廉的长久怀念与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教育及道德修养的重视。
步玲珑,寻窈窕,瑶草四时碧。
小小蓬莱,花气透帘隙。
几回翠水荷初,苍崖梅小,绮寮掩、玉壶春色。
柳屏窄。
芳槛日日东风,几醉几吟笔。
曲折花房,莺燕似相识。
最怜灯影才收,歌尘初静,画楼外、一声秋笛。
殢余酲,寻旧雨,愁与病相半。
绿意阴阴,丝竹静深院。
绝怜事逐春移,泪随花落,似翦断、鲛房珠串。
喜重见。
为谁倦酒慵诗,筠屏掩双扇。
白发潘郎,羞见看花伴。
可堪好梦残时,新愁生处,烟月冷、子规声断。
冰条木叶。
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波暖尘香,正嫩日轻阴,摇荡清昼。
几日新晴,初展绮枰纹绣。
年少忍负韶华,尽点断、艳歌芳酒。
看翠帘、蝶舞蜂喧,催趁禁烟时候。
杏腮红透梅钿皱。
燕将归、海棠厮句。
寻芳较晚,东风约、还在刘郎后。
凭问柳陌旧莺,人比似、垂杨谁瘦。
倚画阑无语,春恨远、频回首。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