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书楼梦已登,幽人应在最高层。
网罗歆向群言目,搜搅谈迁万古膺。
河汉西流清露重,玉霄东望紫烟凝。
夜深谁见凭栏处,天作长编月作灯。
不识书楼梦已登,幽人应在最高层。
网罗歆向群言目,搜搅谈迁万古膺。
河汉西流清露重,玉霄东望紫烟凝。
夜深谁见凭栏处,天作长编月作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好友李季章的书楼所作,通过对书楼的描绘和对主人的赞美,展现出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和对知识的敬仰之情。
首句“不识书楼梦已登”,以梦境起笔,暗示了书楼的神秘与吸引力,仿佛读者已经通过想象进入了这座知识的殿堂。接着,“幽人应在最高层”将李季章比作隐逸的学者,他应该在书楼的顶层,沉浸在学问的海洋中。
“网罗歆向群言目,搜搅谈迁万古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李季章广博学识的赞誉。"歆向"出自《论语》,象征广泛阅读;"谈迁"则是明朝史学家,这里暗指李季章博览群书,深入研究历史。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他在书楼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场景。
“河汉西流清露重,玉霄东望紫烟凝”借景抒情,以银河西流、清露凝聚和紫烟缭绕的景象,烘托出书楼的宁静与深远,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夜深谁见凭栏处,天作长编月作灯”以深夜静观的意境收尾,点明时间已晚,但书楼主人仍在默默研读,月光如灯,照亮了他的求知之路。这句既是对李季章夜以继日苦读的赞美,也寓含了对读书人精神追求的崇高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书楼的环境,又赞美了主人的学术品格,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直城龙首抗,横桥天汉分。
风乌疑近日,露掌定高云。
新渠还入渭,旧鼎更开汾。
汉猎熊攀槛,秦田雉失群。
宜年动春律,御宿敛寒氛。
弄玉迎箫史,东方觅细君。
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
鸟鸣还独解,花开先自薰。
谁知灞陵下,犹有故将军。
无名即讲道,有动定论机。
安经让礼席,正业理儒衣。
似得游焉趣,能同舍讲归。
石渠人少歇,华阴市暂稀。
秋云低晚气,短景侧馀辉。
萤排乱草出,雁舍断芦飞。
别有平陵径,萧条客鬓衰。
饥噪空仓雀,寒惊懒妇机。
实欣怀谀问,逢君理入微。
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
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世不失职。受骍毛之盟。
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惟翰惟屏。膴膴于周原。
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