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崖绿染,石窦低于甔。极目总萧林,堆苍艳。
更梅花作海,绽香雪、飘千点。幽人巾自垫。
趺坐苔阴,杳霭水明山店。瑶翻碧滟,涧底泉澄湛。
童子泼茶光,连幽簟。翠花瓷注茗,花沸乳、珠成绀。
风情何澹澹。乍展吴绫,回味略如橄榄。
寒崖绿染,石窦低于甔。极目总萧林,堆苍艳。
更梅花作海,绽香雪、飘千点。幽人巾自垫。
趺坐苔阴,杳霭水明山店。瑶翻碧滟,涧底泉澄湛。
童子泼茶光,连幽簟。翠花瓷注茗,花沸乳、珠成绀。
风情何澹澹。乍展吴绫,回味略如橄榄。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以寒崖、绿树、深谷、梅花、茶香等元素交织出一幅冬日山间隐逸生活的美好图景。
首先,“寒崖绿染,石窦低于甔”,寒崖上绿意盎然,石洞深邃,仿佛是大自然的隐秘之处,营造出一种幽静与神秘的氛围。
接着,“极目总萧林,堆苍艳”,远眺满眼是萧瑟的树林,但其中点缀着苍翠的色彩,展现出自然界的丰富与生机。
“更梅花作海,绽香雪、飘千点”,梅花如同海洋般铺展开来,香气如雪般弥漫,飘落千点,不仅视觉上壮观,嗅觉上也充满了芬芳。
“幽人巾自垫。趺坐苔阴,杳霭水明山店”,一位隐士头戴巾帽,盘腿坐在青苔覆盖的阴凉处,周围水光山色,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瑶翻碧滟,涧底泉澄湛”,瑶池碧波荡漾,山涧之底泉水清澈见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纯净与美丽。
“童子泼茶光,连幽簟。翠花瓷注茗,花沸乳、珠成绀”,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童子正在煮茶,茶光映照在幽暗的竹席上,翠绿的茶具中,茶水沸腾,形成珠状,色泽深邃,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与雅致。
“风情何澹澹。乍展吴绫,回味略如橄榄”,整个场景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风情,如同展开的吴绫,回味中略带橄榄的甘苦,既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山间隐逸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是一幅富有意境和深度的艺术作品。
宝峰西占古城边,塔殿凌空得地先。
山势群趋疑捍海,潮头高驾欲浮天。
江湖不管人兴废,陵谷多缘世变迁。
寺到南朝为盛矣,晋从东渡遂萧然。
庄严花事凭园子,断送春光属酒船。
双鹤已随徵士化,六桥犹记长公贤。
从僧借住非生客,老我登临异昔年。
松坞采花供服食,竹房闻鸟醒酣眠。
闲披芳草寻巾子,戏酌寒泉酹水仙。
琴操机锋那识道,版师风味胜参禅。
重来每感前游迹,此别仍祈后会缘。
去尽幽深动归兴,茂林斜日乱啼鹃。
浮屠善幻化,利益誇群愚。
未能空诸有,亦复崇其居。
巍巍金银宫,涌出空山隅。
兴废固由人,无乃法所驱。
眷兹天竺名,古来封域殊。
移之被此地,欲表神灵区。
地势既形胜,人情亦奔趋。
我来适閒旷,二三同志俱。
登顿虽云劳,逍遥还足娱。
仰睇群峰秀,俯循流水迂。
微风动灵籁,满耳聆笙竽。
徘徊将日暮,浩然赋归与。
病起言出游,行行入吴苑。
怀我同心人,去此苦不远。
安能待折麻,始为情可展。
榜舟溯川流,疾进犹言缓。
天寒鸿雁哀,水落湾埼浅。
顾望念何深,独行畏日晚。
日晚将何之,风悲雨凄凄。
君子枉前途,引领见容仪。
精神亮相契,遇此如有期。
何必造门屏,然后尽中怀。
君行当入城,余亦从此归。
方舟且容与,未忍言别离。
别离怅悠悠,于焉聊写忧。
暝投兰若中,宴衎叙绸缪。
起坐临前除,弹琴和清谣。
重阴翳明月,寒风振山邱。
慷慨令心悲,欲罢不能休。
沉吟出门去,鸡鸣忽嘐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