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峰留别》
《宝峰留别》全文
明 / 史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宝峰西占古城边,塔殿凌空得地先。

山势群趋疑捍海,潮头高驾欲浮天。

江湖不管人兴废,陵谷多缘世变迁。

寺到南朝为盛矣,晋从东渡遂萧然。

庄严花事凭园子,断送春光属酒船。

双鹤已随徵士化,六桥犹记长公贤。

从僧借住非生客,老我登临异昔年。

松坞采花供服食,竹房闻鸟醒酣眠。

闲披芳草寻巾子,戏酌寒泉酹水仙。

琴操机锋那识道,版师风味胜参禅。

重来每感前游迹,此别仍祈后会缘。

去尽幽深动归兴,茂林斜日乱啼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鉴的《宝峰留别》,描绘了宝峰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以及诗人在此地的个人情感与体验。

首联“宝峰西占古城边,塔殿凌空得地先”开篇即以宝峰寺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入笔,展现出其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接着,“山势群趋疑捍海,潮头高驾欲浮天”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宝峰寺周围山势连绵、气势磅礴的景象,仿佛能守护大海,甚至能驾驭云天,极富想象力。

“江湖不管人兴废,陵谷多缘世变迁”则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类历史的更迭,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与对比。接下来,“寺到南朝为盛矣,晋从东渡遂萧然”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宝峰寺在南朝时期的辉煌,同时也暗示了后来的衰落。

“庄严花事凭园子,断送春光属酒船”两句,将自然美景与人的活动相结合,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人们在美好景致中寻求欢愉的生活态度。“双鹤已随徵士化,六桥犹记长公贤”则通过传说中的双鹤与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感。

“从僧借住非生客,老我登临异昔年”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再次登临宝峰寺时的感慨,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松坞采花供服食,竹房闻鸟醒酣眠”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契合。

“闲披芳草寻巾子,戏酌寒泉酹水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自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仰。“琴操机锋那识道,版师风味胜参禅”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理解,同时也与佛教文化相呼应。

最后,“重来每感前游迹,此别仍祈后会缘”表达了诗人对宝峰寺的深情厚意与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去尽幽深动归兴,茂林斜日乱啼鹃”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宝峰寺的依恋,也预示着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宝峰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艺术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史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八启秀亭

水木澄华竹石清,于于屧步足怡情。

如从六艺漱芳润,先获我心是士衡。

(0)

人以閒为乐,我以閒为苦。

岂其好为异,惧匪无逸所。

政简固佳事,志肆非美举。

来游图畅怀,因閒转惴怇。

(0)

玉乳泉三首·其二

山下泉犹壮雨馀,可能对麦不欣予。

三间适搆路中处,来往人劳听憩诸。

(0)

登望蟾阁

高阁耸三层,乘閒此朅登。

望宜银海月,清拟玉壶冰。

片刻还成去,一年几度凭。

回头忽失笑,五字是相应。

(0)

延清楼

座对西山一坐横,最无尘处有馀清。

高楼漫笑匆匆去,输尔兼收实与名。

(0)

定州道中作

半夜雨才晴,朝暾马上迎。

轻烟依树敛,浓露浥牟萌。

历岁希逢泽,大田都可耕。

春光铺沃野,欢喜自民情。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