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弃瓢图》
《弃瓢图》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至人于物本忘情,瓢系犹嫌树里声。

应是向来新洗耳,个中听得更分明。

(0)
鉴赏

这首诗《弃瓢图》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超脱世俗、忘情于物的至人形象,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至人于物本忘情”,开篇点题,以“至人”这一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引入,强调其对于世间万物的淡然态度,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超脱境界。接着,“瓢系犹嫌树里声”,进一步描绘了至人生活的简朴与超然,他甚至对随身携带的瓢在树间发出的声音都感到不悦,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摒弃,也暗示了他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心境。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苛求,恰恰反衬出其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后两句“应是向来新洗耳,个中听得更分明”,则揭示了至人之所以能如此超脱的原因——“新洗耳”。这里的“洗耳”源自古代传说中的“洗耳听琴”的故事,象征着清除杂念、倾听内心的声音。至人通过“新洗耳”,清除了心灵的尘埃,使得自己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世界,尤其是自然界的微妙声音。这不仅是对外界声音的聆听,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与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人形象的刻画和对其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李东阳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纯净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诗中充满了哲理意味,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上广文

广文何事创楼居,收拾家藏理蠹馀。

尚有简编充栋宇,拟陈车马大门闾。

移床客去邀明月,送酒人来递异书。

纵使清贫无长物,犹胜四壁似相如。

(0)

承事卓丈置酒白云山居饮饯致政储丈叔通因出佳句诸公皆和熹辄亦继韵聊发坐中一笑

老去读书秋树根,山林儿女定谁尊。

偶缘送客来僧寺,却似披云卧石门。

物外祇今成跌荡,人间何处不啾喧。

一杯且为阳关尽,双目从教别泪昏。

(0)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三方拙寮

一室归来万事新,窗间横竹挂朝绅。

九流未让圜机士,四海宁惭巧宦人。

(0)

读子厚步月诗时方闻吕伯恭讣后数日赋此

晚步曲池上,西风吹我裳。

仰观天宇阔,爱此明月光。

念我素心人,眇焉天一方。

没者永乖隔,存者为参商。

飘零百岁期,寂寞幽鬓霜。

还坐三太息,高林郁苍苍。

(0)

云谷二十六咏·其九石池

两岸苍峭石,护此碧泓寒。

秋月来窥影,骊珠吐玉盘。

(0)

山行两日至金步复见平川行夷路计程七日可到家矣

行穿侧径度荒山,又踏深泥过野田。

路转忽然开远望,眼明复此见平川。

江烟浦树悲重叠,楚水闽山喜接连。

税驾有期心转迫,棱棱瘦马不胜鞭。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