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两日至金步复见平川行夷路计程七日可到家矣》
《山行两日至金步复见平川行夷路计程七日可到家矣》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行穿侧径度荒山,又踏深泥过野田。

路转忽然开远望,眼明复此见平川。

江烟浦树悲重叠,楚水闽山喜接连。

税驾有期心转迫,棱棱瘦马不胜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崎岖山路中,历经艰难后突然见到开阔平地的惊喜心情。首句“行穿侧径度荒山”,生动展现了行走于狭窄险峻的山路,穿越荒凉山岭的艰苦旅程。接着“又踏深泥过野田”,进一步描绘了在泥泞的田野上跋涉的艰辛。

“路转忽然开远望,眼明复此见平川。”这两句是全诗的转折点,描述了道路突然变得开阔,视野豁然开朗,诗人眼前展现出一片平坦的大地,这种从艰难困苦中突然见到希望与美景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接下来,“江烟浦树悲重叠,楚水闽山喜接连。”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江边烟雾缭绕、树木重叠的悲凉景象,另一方面则以楚水与闽山的连接,象征着旅途中的连绵不断,同时也暗含着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欢喜。

最后,“税驾有期心转迫,棱棱瘦马不胜鞭。”表达了诗人虽然心中已有归期,但面对即将结束的旅程却感到更加紧迫和焦虑。同时,对瘦马的描写,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行旅中的艰辛与喜悦,以及对归家的渴望与期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报宋荔裳观察

风起卢龙急雁行,几年归梦渡渔阳。

髡钳季布藏车下,钩党符融泣路旁。

马怯危桥流汩汩,鹳鸣横岭月苍苍。

榆黄霜白惊秋晚,不敢逢人问故乡。

(0)

秋怀

忆昔曾看禁苑花,恩深宁敢效《怀沙》。

病收陶令三秋菊,贫卖青门五色瓜。

丘壑道存惟我辈,江湖归老已无家。

不堪往事空搔首,独立苍茫起暮霞。

(0)

送别施愚山先生

先生七载湖西住,到处人能说使君。

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

半江烟雨催归棹,一日星辰涣小群。

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

(0)

初闻罢官

到今方赐罢,执政恕微官。

覆局终何定,才休便已安。

旁人为削色,稚子羡加餐。

正好赋归去,《移文》报北山。

(0)

庚戌元日移家惠山舟中作二首·其二

去年元日弃孤臣,赵北燕南滞病身。

八口一舟迁易散,吴山楚水信难真。

即看妻子还疑梦,高卧江湖又早春。

只恐莺花饶笑我,拂衣斑鬓已如银。

(0)

赠叶圣野

厨顾今谁在,相逢倍黯然。

西台哭自恸,东海蹈谁怜。

靡骋悲天马,衔哀托杜鹃。

芙蓉照秋水,还上钓鱼船。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