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施愚山先生》
《送别施愚山先生》全文
清 / 黎士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先生七载湖西住,到处人能说使君。

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

半江烟雨催归棹,一日星辰涣小群。

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黎士弘为送别施愚山先生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离别的感怀。首句“先生七载湖西住”描绘了施愚山在湖西居住七年的情景,显示出其长期的居留与贡献。次句“到处人能说使君”则赞美了他的名声和政绩,如同使君般的德行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第三句“酌水自编良吏传”进一步赞扬施愚山的才华,他不仅政务有方,还亲自编纂传记,记录自己的善政。第四句“扶风新散讲堂文”暗示他在学术上也有建树,可能是指他在讲堂上的教诲或著述。

第五、六句“半江烟雨催归棹,一日星辰涣小群”通过江面烟雨和星空的变化,寓言施愚山即将离开,他的离去使得周围的小群体显得更加分散,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最后一句“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表达了诗人与施愚山虽同在他乡,但仍深深感到离别的不舍,并将这份思念寄托于敬亭山的云雾之中,寓意深远,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施愚山的品行和才学为主,同时融入了送别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黎士弘

黎士弘
朝代:清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濯田陈屋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8)。14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广信府推官,为政清廉,听断精明,六载审理十三县案件,释放无辜数百人,人们称赞他为“黎青天”。康熙三年,广信府属玉山县迭遭战乱,百姓离乡背井,士弘前往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田定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不到一年,百废俱兴,民气渐复。
猜你喜欢

端威道院悼庄羽士素善琴

偶来芳草地,更上紫霄峰。

出岫知今是,寻源感旧踪。

故宫啼鸟雀,落日下杉松。

一自琴亡后,壶中遂不逢。

(0)

天宁寺迁内柩

翠翣辞官舍,灵筵启梵宫。

香销灰劫后,泪尽雨花中。

栖处知魂寂,归时悟色空。

一从罗帐冷,不敢问春风。

(0)

赠张子棨

相见但云晚,知君意气同。

道能窥一马,文不尚雕虫。

定水忘言外,迷方独醒中。

清斋闻磬后,时复想高风。

(0)

岳东伯游天台归赠

平生山水兴,聊作越乡游。

海峤千盘路,江城九月秋。

云中访精舍,花里下轻舟。

何事怀婚嫁,经年独滞留。

(0)

昆山道中清明

芳辰郊外度,烟火晓来微。

萝磴通樵径,花洲出钓矶。

且因乘月往,更得咏风归。

莫恋明时去,空惭吏隐非。

(0)

虞山遇陆一宜俯吴二子新同泛因登绝顶作

共惬山中想,俱来水上逢。

寻溪迷万转,攀壑隐千重。

云气流岩竹,泉声落涧松。

穷探不惜暝,还陟最高峰。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