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真道中·其一》
《仪真道中·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独凭栏。

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0)
注释
过尽:走遍。
长淮:长淮河。
山:山峦。
倦:疲惫。
残梦:破碎的梦境。
凭栏:倚靠栏杆。
风烟:风和雾气。
回春眼:带来春天的气息。
蒋陵江:蒋陵江边。
看:所见。
翻译
我已走过长长的淮河仍未见到山峦,疲惫地追寻破碎的梦境独自倚靠栏杆。
眼前的风烟似乎在逐渐带来春天的气息,但这与在蒋陵江边所见的景色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怀和现实中的孤独感慨。

"过尽长淮未见山"一句,设定了一个广阔而开阔的水域空间,没有高山作为视觉上的依托,这种地理环境营造出一种无边界的感觉,暗示诗人心境的辽远和迷茫。

接着"倦寻残梦独凭栏"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里的“倦寻”表达了一种疲惫不堪的情绪,而“独凭栏”则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凭栏凝望,仿佛在寻找那些已经逝去的梦境。

第三句"风烟渐欲回春眼",通过“风烟渐欲回”的描写,表明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而“春眼”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生事物的一种期待与憧憬,但这种期待又带有一丝不确定性。

最后一句"不似蒋陵江上看",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了诗人此时心境与以往不同。这里的“蒋陵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记忆场所,而现在的感受已经无法和过去相提并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行堂请赞

发鬅鬙,貌棱层。没些火种,刚要传灯。

破无准之有准,起南能之不能。

有不会佛法者,许伊是个师僧。

恐人无信,立此为凭。

(0)

布袋赞·其二

布袋没半边,乌藤欠一橛。

手指空中底,要且不是佛。是什么,咄咄咄。

(0)

偈颂七十一首·其五十七

瞿塘三峡风波险,栈阁连云行路难。

烽火相连兵刃接,一封乡信报平安。

(0)

病翁

八万四千毛窍里,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回白汗俱通畅,忌口更须三十年。

(0)

虞美人·其一九日和董彦远

金钗尽醉何须伴。萸糁浮杯乱。黄花香返岭梅魂。

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坡词欲唱无人会。

桃叶知何在。与君同咏一联诗。

但道老来能趁、菊花时。

(0)

赠画士刘信可·其二

谱系庭筠出管城,胸中千亩尽秋清。

儿童不悟挥毫意,閒傍虚檐听雨声。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