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巳山尖又塔尖,竿头进步那辞兼。
宁惟纵望目眸豁,真是入微情性恬。
窣堵饶他劫火阅,江波照我鬓霜添。
便教险韵赓千度,不外如来一朵拈。
塔巳山尖又塔尖,竿头进步那辞兼。
宁惟纵望目眸豁,真是入微情性恬。
窣堵饶他劫火阅,江波照我鬓霜添。
便教险韵赓千度,不外如来一朵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金山塔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塔已山尖又塔尖”,以塔尖接天的形象,展现了攀登的艰难与高耸入云的气势。接着“竿头进步那辞兼”一句,表达了攀登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宁惟纵望目眸豁,真是入微情性恬”,这两句既写出了登高远眺时视野开阔、心胸豁然的感受,也体现了深入细微之处,心灵得以宁静平和的状态。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窣堵饶他劫火阅,江波照我鬓霜添”,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窣堵(佛塔)和劫火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然而,即使面对岁月的痕迹,如江波映照的鬓霜,诗人的心境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脱和宁静。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状态的描述,也是对永恒与瞬间、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思考。
最后,“便教险韵赓千度,不外如来一朵拈”,表达了诗人即便在攀登过程中遇到再多的困难和挑战,也能以一种轻松、洒脱的态度去面对,如同佛祖拈花一笑,展现出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楼头残月映储胥,人在西窗酒醒馀。
梦里都忘阆风路,吟边如到玉霄居。
邻墙共作无何饮,别墅期看未见书。
祇恐弓旌便招去,汉家答诏待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