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十七首·其十二》
《感怀十七首·其十二》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太息复太息,百年同木石。

富贵比春华,一落谁相识。

不如求令名,高誉流丹青。

丹青虽可慕,人命如朝露。

一身尚不存,令名亦何附。

不如齐死生,无我亦无名。

诚恐朽落时,亦与木石并。

百足既怜夔,蝮蛇复怜风。

是非百年内,展转何能穷。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怀十七首(其十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全诗以深沉的感慨和哲理思考为主线,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名誉与生死之间的关系。

诗中开篇“太息复太息,百年同木石”,以叹息之声起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接着,“富贵比春华,一落谁相识”两句,将人生中的荣华富贵比喻为易逝的春花,一旦凋零,又有谁能记得曾经的辉煌呢?这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随后,“不如求令名,高誉流丹青”一句,提出了一种追求高尚名声的建议,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像丹青一样流传后世,留下美好的印记。然而,“丹青虽可慕,人命如朝露”又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即使名声再显赫,也无法与生命永恒相比。

“一身尚不存,令名亦何附”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不可替代性,即使名声再大,如果生命消逝,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最后,“不如齐死生,无我亦无名”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平等、名利虚幻的领悟,主张在面对生死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过分追求名利。

“诚恐朽落时,亦与木石并”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事物衰败的忧虑,担心自己最终也会如同木石一般,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最后,“百足既怜夔,蝮蛇复怜风”通过类比,指出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之处,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名誉、生死等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岁杪

岁杪携家客桂林,乡山万里楚云深。

瓮留腊水供春酿,梅著寒花伴晚吟。

自笑老来贫不减,谁怜鬓底雪相侵。

俸钱用处清无敌,半打崖碑半买琴。

(0)

玩月

天阔海波平,飞空一镜明。

乌栖烟树冷,蟾浴石潭清。

素魄流金液,孀娥舞玉京。

周旋云鬓乱,缥缈羽衣轻。

短世人空老,长生药未成。

桂林秋万顷,茅屋夜三更。

芳砌铺冰雪,疏帘飏水晶。

穿窗微弄色,当户寂无声。

屡动袁宏兴,狂呼庾亮名。

神光亿万丈,照我七尺形。

我喜不能寐,起坐尘梦醒。

凉飙吹华发,霜髦被长缨。

登高发清啸,万壑虚泠泠。

长天净如洗,满座人皆惊。

清虚异人境,萧爽真蓬瀛。

胡为生尘土,汨没劳经营。

安得齐云梯,独步游黄庭。

琼楼恣观览,呼吸瑶华精。

吟咏玩佳景,千秋遗世情。

(0)

念奴娇·其二敬借老人灯韵为寿

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人间天上。

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

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

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

正是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

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

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

(0)

赠相士郭少仙

崇兰生深林,澹泊一点芳。

江梅倚修竹,酝藉万斛香。

气骨抱金玉,精神贮冰霜。

若以色见我,照红还海棠。

(0)

红窗听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

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别后无非良夜永。

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

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0)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