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
《送别》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相送复相别,花飞过却春。

朝廷屡考最,黎庶总归仁。

但倚丹心在,从教白发新。

崇文门外柳,折赠不辞频。

(0)
鉴赏

这首《送别》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送别为题,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相送复相别,花飞过却春。”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同时以“花飞”这一自然景象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春去秋来,时光荏苒,借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

“朝廷屡考最,黎庶总归仁。”这两句转而抒发了对国家政治的关切,以及对人民福祉的忧虑。在送别之际,诗人不忘国家与民众,表达了对公正、仁爱治国理念的向往和追求。

“但倚丹心在,从教白发新。”诗人在此表明了自己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操,即使年华老去,心中的赤诚与正义之心永不褪色。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坚守,是对离别的一种超越,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崇文门外柳,折赠不辞频。”最后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具体情景,通过折柳赠别这一传统习俗,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感。柳树在古代常被赋予离别之意,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离别的时刻,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更体现了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罗山甫入京

锦江流水接通津,野老长歌送远人。

古道论交君仅见,新诗盈箧客非贫。

登临记得曾游路,匡济偏宜未老身。

挥手不须怅离别,重来应及岭头春。

(0)

雪麓梅花西乾山同赋

十里闻香到此间,花时留客不知还。

飘残六出见五出,开遍南山又北山。

满地月明春梦短,半空云影道心閒。

何须皓首伤迟暮,雪麓重来共掩关。

(0)

秋夜

叶落天空月印江,牧牛人自守枯桩。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

置身物外原无物,形影何须觅一双。

(0)

初秋舟泊小金山,宿妙高台,与僧话旧

江上西风一放舟,暮云飞去见灵洲。

古台落叶初归鸟,野渡停桡不避鸥。

白社重来寻旧约,青山无恙忆同游。

灯前细语人难会,顽石何因更点头。

(0)

广州江楼阻雪荅家峻山峋山

出门多与此心违,几日浓阴半撞扉。

冷榻不堪愁里坐,故山频向梦中归。

江声过雨成空润,风势兼寒入细微。

南阮老来贫更甚,劳君重叠劝添衣。

(0)

和南岳僧雪庵来韵兼订入山之约

十载罗浮不下山,古藤缘壁绝跻攀。

自从一别孤峰去,独掩重扉万境閒。

渐老更思依岳麓,此身难免住人间。

闻师细说南衡事,莫怪相逢更解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