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天空月印江,牧牛人自守枯桩。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
置身物外原无物,形影何须觅一双。
叶落天空月印江,牧牛人自守枯桩。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
置身物外原无物,形影何须觅一双。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首句“叶落天空月印江”,以落叶飘零与明月倒映在江面上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而月印江则寓意着永恒与超脱,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哲思的画面。
接着,“牧牛人自守枯桩”一句,将视角转向了一个人物——牧牛人。他独自站在枯木桩旁,似乎在沉思或等待,与周围自然界的动态形成对比,凸显出个体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我反思的状态。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两句,通过蜗牛和昆虫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蜗牛缓慢爬行,留下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成长的过程;而昆虫轻触窗户的声音,则暗示着外界与内心的微妙联系,以及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描绘了牧牛人在静坐中不知不觉间,山雨已过,寺钟响起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淡然接受。
最后,“置身物外原无物,形影何须觅一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自然与宇宙面前,个人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形影相吊的描述,既是对个体孤独感的抒发,也是对万物一体、超越个体局限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存在等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
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
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连天沧海抱江洲,节钺东临今几秋。
早遣通儒招粤尉,远传片檄到蛮陬。
寇当剧处连营破,酋若逋时举族收。
万里华夷冯控制,一方文武备咨谋。
献俘不用陈兵见,对客频听借箸筹。
名将始知今亦有,元勋岂独古难酬。
近衔丹诏恩何渥,遥领青宫秩更优。
幕卷共瞻新换服,旗开尚见旧县斿。
春涛拍海风俱息,夜柝鸣边月正流。
建业既趋功可让,太原未下赏还留。
兰台本取银章绾,鹤禁谁扶宝辇游。
将帅并兼储副托,封章应掌百寮纠。
召公遗烈由孙显,曹璨英风与父俦。
世禄永延盟带砺,属车前导护宸旒。
东山久已淹姬旦,南服从来用武侯。
燕颔果封终入汉,鬯卣将锡定于周。
军书羽集裁偏暇,湖水冰涵望尽浮。
翠幰行堤花绕树,锦筝停曲鸟窥楼。
几年载笔承英盼,四海为家只浪投。
授简真惭称记室,逢人交庆识荆州。
追陪有分尘清宴,著述无能付短讴。
即拟汉家麟阁上,看题姓字最高头。
《督府明公新膺加荫》【明·徐渭】连天沧海抱江洲,节钺东临今几秋。早遣通儒招粤尉,远传片檄到蛮陬。寇当剧处连营破,酋若逋时举族收。万里华夷冯控制,一方文武备咨谋。献俘不用陈兵见,对客频听借箸筹。名将始知今亦有,元勋岂独古难酬。近衔丹诏恩何渥,遥领青宫秩更优。幕卷共瞻新换服,旗开尚见旧县斿。春涛拍海风俱息,夜柝鸣边月正流。建业既趋功可让,太原未下赏还留。兰台本取银章绾,鹤禁谁扶宝辇游。将帅并兼储副托,封章应掌百寮纠。召公遗烈由孙显,曹璨英风与父俦。世禄永延盟带砺,属车前导护宸旒。东山久已淹姬旦,南服从来用武侯。燕颔果封终入汉,鬯卣将锡定于周。军书羽集裁偏暇,湖水冰涵望尽浮。翠幰行堤花绕树,锦筝停曲鸟窥楼。几年载笔承英盼,四海为家只浪投。授简真惭称记室,逢人交庆识荆州。追陪有分尘清宴,著述无能付短讴。即拟汉家麟阁上,看题姓字最高头。
https://shici.929r.com/shici/G4hN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