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叶落天空月印江,牧牛人自守枯桩。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

置身物外原无物,形影何须觅一双。

(0)
鉴赏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首句“叶落天空月印江”,以落叶飘零与明月倒映在江面上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而月印江则寓意着永恒与超脱,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哲思的画面。

接着,“牧牛人自守枯桩”一句,将视角转向了一个人物——牧牛人。他独自站在枯木桩旁,似乎在沉思或等待,与周围自然界的动态形成对比,凸显出个体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我反思的状态。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两句,通过蜗牛和昆虫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蜗牛缓慢爬行,留下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成长的过程;而昆虫轻触窗户的声音,则暗示着外界与内心的微妙联系,以及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描绘了牧牛人在静坐中不知不觉间,山雨已过,寺钟响起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淡然接受。

最后,“置身物外原无物,形影何须觅一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自然与宇宙面前,个人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形影相吊的描述,既是对个体孤独感的抒发,也是对万物一体、超越个体局限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存在等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天仙子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0)

满江红.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忧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患若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

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

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0)

四景·其二

暑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0)

西湖游览

苏堤如带束湖心,罗绮新妆照碧浔。

翠幕浅搴怜草色,华筵小簇占花阴。

凌波人渡纤纤玉,促柱筝翻叠叠金。

月出笙歌敛城市,珠楼缥缈彩云深。

(0)

督府明公新膺加荫

连天沧海抱江洲,节钺东临今几秋。

早遣通儒招粤尉,远传片檄到蛮陬。

寇当剧处连营破,酋若逋时举族收。

万里华夷冯控制,一方文武备咨谋。

献俘不用陈兵见,对客频听借箸筹。

名将始知今亦有,元勋岂独古难酬。

近衔丹诏恩何渥,遥领青宫秩更优。

幕卷共瞻新换服,旗开尚见旧县斿。

春涛拍海风俱息,夜柝鸣边月正流。

建业既趋功可让,太原未下赏还留。

兰台本取银章绾,鹤禁谁扶宝辇游。

将帅并兼储副托,封章应掌百寮纠。

召公遗烈由孙显,曹璨英风与父俦。

世禄永延盟带砺,属车前导护宸旒。

东山久已淹姬旦,南服从来用武侯。

燕颔果封终入汉,鬯卣将锡定于周。

军书羽集裁偏暇,湖水冰涵望尽浮。

翠幰行堤花绕树,锦筝停曲鸟窥楼。

几年载笔承英盼,四海为家只浪投。

授简真惭称记室,逢人交庆识荆州。

追陪有分尘清宴,著述无能付短讴。

即拟汉家麟阁上,看题姓字最高头。

(0)

清友园探梅·其四

天空海阔须磨驿,山静日长清友园。

流落中年仍世外,梅花数点忆中原。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