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袁本谦致仕归·其二》
《送袁本谦致仕归·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白下门前路,殷勤独送行。

楚山浮暮霭,淮树起寒声。

菰米香云饭,鲈鱼紫玉羹。

老年今有此,何异学长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袁本谦致仕归》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联“白下门前路,殷勤独送行”,以“白下门”点明地点,暗示送别的场景发生在繁华的都城边缘,而“殷勤独送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独自送行的孤独感。

颔联“楚山浮暮霭,淮树起寒声”,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楚山在傍晚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淮树在寒风中发出瑟瑟声响,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

颈联“菰米香云饭,鲈鱼紫玉羹”,通过美食的描写,展现了友人家乡的特色,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美好祝愿。菰米和鲈鱼都是江南地区的特产,香云饭和紫玉羹则是精致的佳肴,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蕴含了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尾联“老年今有此,何异学长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长生的哲学思考。这里的“老年”不仅是友人的年龄,也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感慨,暗示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美食描写以及哲理思考,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渔家傲 饯表兄魏鹏举归华亭寓居 以上元刻本

矍铄诗翁人共许。
远游不怕别离苦。
梦里华亭亭下路。
来又去。
扁舟一叶轻如舞。
二陆人材今似古。
五湖风景饶烟雨。
倦处一杯君自举。
还有路。
江山信美非君土。

(0)

六州歌头 畅纯甫与姚牧庵吨城会饮,唱和乐

二篇,答纯甫江城会饮,东壁照奎星。
肝胆露,乾坤秘,画披零。
势分庭。
笔下风雷发,何为尔,聊相慰,供一笑,悠悠者,总流萍。
虎掷龙跳几遇,依然对、高垒深扃。
睹殷盘科斗,不说换鹅经。
老眼尘醒。
认声形。
中州月旦,千载后,犹洒客,有歆宁。
人不见,搔首立,望余馨。
海边亭。
寂寞钟期远,高山曲,几人听。
何必要,椿与菌,校年龄。
万事元无定在,此心得到处仙灵。
爱烂游南北,快马接飞?

万里丹青。

(0)

摸鱼儿 复以摸鱼子赋神 见示,次韵答之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
神*更有神*在,照影几烦清滏。
山下路。
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
如今文府。
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
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
依稀老眼如雾。
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
如砥柱。
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
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

(0)

菩萨蛮 山居遣兴

众山围绕横塘路。
中庵正向中间住。
花木四时开。
沙鸥日日来。
门前车马驻。
不得中庵趣。
下马问中庵。
庵中睡正酣。

(0)

鸟夜啼 月下用前韵

夜深谁伴中庵。
太初岩。
满酌一杯,和月吸浓岚。
琼露滴。
霜鬓湿。
兴方酣。
不觉河倾东北,月西南。

(0)

鸟夜啼 闲适

日长谁伴中庵。
太初*。
静扫闲庭,独自看晴岚。
岚翠滴。
云影湿。
雨声酣。
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