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年年问馆娃,虎头痴绝不思家。
卖文才得钱千百,不买青山只买花。
生计年年问馆娃,虎头痴绝不思家。
卖文才得钱千百,不买青山只买花。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寄嘲朗生》以轻松戏谑的笔调描绘了一位生活中的文人形象。首句“生计年年问馆娃”,生动地刻画出朗生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频繁寻求谋生之道的情景,可能是在寻找馆阁一类的职位维生。次句“虎头痴绝不思家”,通过比喻,说朗生虽然身处异乡,但心思却不在家中亲人,而是对文学创作有着痴迷的热情,甚至到了不顾家的地步。
后两句“卖文才得钱千百,不买青山只买花”,进一步揭示了朗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他通过卖文赚取微薄的收入,却宁愿将这些钱用来购买美丽的花草,而不是投资在更实质的财富如青山上。这既表现了他的生活简朴,也暗示他对艺术和自然美的追求高于物质财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既批评了朗生的经济状况,又赞扬了他的文学热情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独特观察和评价。
有书来问讯,算忘了,若耶溪。
想命被文魔,情因酒困,心为花迷。东西。
百年过半,玉堂人、久矣隔云泥。
锦树莺嘲蝶弄,翠萝鹤怨猿啼。凄凄。江远暮山低。
梅屋□幽栖。喜陶公无钱,坡公不饮,庄子无妻。
玻璃。碧湖秋水,为几声、渔唱住苏堤。
白发老将至矣,青山归去来兮。
鹤汝前来,与余相从,近乎一年。
每座隅举目,看挥大字,窗前侧耳,听诵佳篇。
月白风清,天高露下,不肯飞腾亦可怜。
鸡群里,见雪衣丹顶,空自昂然。星郎明日南迁。
待送上秋风千里船。
莫因其所好,乘轩受禄,启其所欲,学道升仙。
渠是而今,经纶大手,早取徵书下日边。
长鸣罢,似知余雅意,两翅翩翩。
四海交亲,别离尽多,会合最难。
见西溪老子,情怀乐易,柳溪公子,风度高闲。
铁石心肠,风霜面目,更著中朝霍与韩。
知音者,有颐轩待御,收拾清欢。不才自顾何颜。
也置在诸公酬酢间。
似蒹葭倚依,琼林玉树,萧蒿隐映,春蕙秋兰。
南北乌台,当时年少,双鬓而今半欲斑。
明朝去,向德星多处,遥望钟山。
宝地人来少,柽阴自晚晴。
片云依石润,孤磬出花清。
竹笕分泉细,檀烟上氎轻。
勒铭留水寺,应供宿江城。
适楚涛喧定,归吴雪滞行。
雨苔粘冻屐,廊叶覆閒枰。
琴为蛇纹买,书因鸟迹评。
眼高无佛祖,诗癖有山兄。
句妙唐风在,心空汉月明。
昼禅休树影,夜梵杂松声。
夏减游方兴,秋添住岳情。
何时修白业,去结懒残盟。
甚无情一信楝花风,捲尽市帘青。
对楼台寂寂,管弦悄悄,烟雨冥冥。
屋角提壶笑我,不上五峰亭。
此日流觞节,宜醉宜醒。
说与渠仆知否,正门讥太白,巷诟刘伶。
网丝沉玉斝,藓晕入银瓶。
右将军、兰亭诗序,尽风流、千载事须停。
西窗下、焚香昼永,一卷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