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杪携家客桂林,乡山万里楚云深。
瓮留腊水供春酿,梅著寒花伴晚吟。
自笑老来贫不减,谁怜鬓底雪相侵。
俸钱用处清无敌,半打崖碑半买琴。
岁杪携家客桂林,乡山万里楚云深。
瓮留腊水供春酿,梅著寒花伴晚吟。
自笑老来贫不减,谁怜鬓底雪相侵。
俸钱用处清无敌,半打崖碑半买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迈在岁末时,带着家人游历桂林所作。诗中描绘了他远离家乡,身处异域,感受到深深的楚地山水之韵。他提到了家中留存的腊水,预备用来酿造春天的新酒,梅花在寒冷中绽放,陪伴他的夜晚吟咏。诗人自嘲虽然年事已高,贫困依旧,但并不减其志趣,感叹白发渐生,却无人怜惜。他以清廉为乐,将俸禄的一部分用于刻崖书碑,留下自己的痕迹,另一部分则购置琴弦,享受音乐的乐趣。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