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池塘绿染,夏浅如春。篁粉细,瀫纹匀。
正布谷声中,烟丝掩冉;玫瑰香里,雨脚因循。
万事苍茫,频年落托,八口支离望一身。
乡里暂归还道梦,琴书典尽始知贫。
却顾东轩壁上,蜗延藓蚀,旧题字、一半凝尘。
梅旋摘,酒初温。满庭草色,容易黄昏。
舐案馋蝇,麾之不去;窥灯黠鼠,旁若无人。
伤心难话,但閒支病骨,花看姊妹,药试君臣。
遍池塘绿染,夏浅如春。篁粉细,瀫纹匀。
正布谷声中,烟丝掩冉;玫瑰香里,雨脚因循。
万事苍茫,频年落托,八口支离望一身。
乡里暂归还道梦,琴书典尽始知贫。
却顾东轩壁上,蜗延藓蚀,旧题字、一半凝尘。
梅旋摘,酒初温。满庭草色,容易黄昏。
舐案馋蝇,麾之不去;窥灯黠鼠,旁若无人。
伤心难话,但閒支病骨,花看姊妹,药试君臣。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池塘的生机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遍池塘绿染,夏浅如春”以绿色渲染出初夏的清新氛围,仿佛春天未曾离去。接着“篁粉细,瀫纹匀”细腻地描绘了竹叶与水面的和谐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画面。
“正布谷声中,烟丝掩冉;玫瑰香里,雨脚因循”两句,通过布谷鸟的啼鸣和细雨的轻柔,进一步渲染了初夏的自然景象,同时玫瑰的香气也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浪漫。接下来,“万事苍茫,频年落托,八口支离望一身”则转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孤独。
“乡里暂归还道梦,琴书典尽始知贫”这两句,既是对暂时归乡的感慨,也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反思,暗示了诗人可能曾有过较为富足或满足的生活,如今却因贫困而不得不典当琴书,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后半部分“却顾东轩壁上,蜗延藓蚀,旧题字、一半凝尘。梅旋摘,酒初温。满庭草色,容易黄昏”描绘了诗人回望过去,看到东轩墙上蜗牛留下的痕迹,以及逐渐褪色的旧题字,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同时,梅的采摘、酒的温热、满庭的草色与即将到来的黄昏,构成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寂寥的画面。
最后,“舐案馋蝇,麾之不去;窥灯黠鼠,旁若无人。伤心难话,但闲支病骨,花看姊妹,药试君臣”则通过描写馋蝇、黠鼠的行为,以及诗人独自面对疾病与生活的艰难,进一步展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