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晴好,松路翠光寒。
夜夜竹窠常梦到,天天后土几时干。极目雾漫漫。
思晴好,松路翠光寒。
夜夜竹窠常梦到,天天后土几时干。极目雾漫漫。
这首诗名为《思晴好》,作者黄公绍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深深思念和向往,通过"松路翠光寒",我们可以感受到清冷而宁静的山间景色,尤其是那条铺满青翠松树的小路,映衬着寒冷的光线。
"夜夜竹窠常梦到"表达了诗人夜晚对晴天的梦境萦绕,对竹林环境的深深眷恋,可能寓意着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天天后土几时干"则借后土(古代神话中的大地之神)象征大地的湿润,诗人询问何时才能结束阴雨,期待阳光普照,大地干燥。
最后一句"极目雾漫漫"以广阔的视野和弥漫的雾气,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以及现实中阴霾未散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晴天的想象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天气的期盼。
水心居士心如水,结庐独在水中沚。
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
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
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
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
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建章朝谒晓跄跄,天子垂衣正万方。
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
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