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朝谒晓跄跄,天子垂衣正万方。
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
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
建章朝谒晓跄跄,天子垂衣正万方。
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
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
这首诗描绘了严介溪在明朝时期作为冢宰(相当于宰相)完成考核后,入京朝见天子的情景。诗中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隆重,以及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句“建章朝谒晓跄跄”,描绘了严介溪清晨前往建章宫朝见天子的场景,步伐整齐而庄重。“天子垂衣正万方”则展示了天子的威仪,身着垂衣,正视四方,体现了君主的权威和对国家的掌控。
接着,“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描述了天子派遣鸿胪官宣布严介溪晋升为特进,并邀请尚书级官员一同前来朝见的情景,彰显了朝廷的礼遇和对官员的重视。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描绘了天子多次审视严介溪,同时文武百官也以尊敬的目光注视着这一重要时刻,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尊重与敬仰。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表明严介溪可以直接向天子陈述政事,无需通过书面形式,体现了他对天子的信任与亲近,以及天子对他的赏识。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提到严介溪在任期间的功绩,天子亲自在便殿宴请他,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对官员贡献的认可和重视。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暗示严介溪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天子对他的信任,不仅在日常政务上给予支持,还在特殊场合提供尊贵的待遇。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表达了对君臣相遇之难得的感慨,以及对严介溪即将离开朝廷的不舍。
最后,“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预示严介溪将回到北方的封地,但东都的百姓仍会怀念他的风采,表达了对严介溪离去的遗憾和对他在地方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朝廷的礼仪制度、君臣关系以及对官员的尊重与信任,同时也表达了对严介溪个人才能和贡献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