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六》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六》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甑头云子喜尝新,红嚼桃花白嚼银。

笑杀官人浪驩喜,村人残底到官人。

(0)
翻译
甑头云子喜欢品尝新鲜事物,红色的是桃花,白色的是像银子一样的东西。
嘲笑那些官员过分欢喜,因为村民们几乎没有什么能供给他们。
注释
甑头云子:可能指一种食物或者珍贵的食材。
尝新:尝试新的食物或体验。
红嚼桃花:桃花可能是食物或者比喻鲜艳的颜色。
白嚼银:形容食物洁白如银,也可能比喻珍贵。
官人:古代对官员的称呼。
浪驩喜:过分欢喜,轻浮地高兴。
村人:农村的人们。
残底:剩下的少,几乎无余。
到官人:供给给官员。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甑头云子喜尝新"中的“甑头”指的是锅盖或蒸锅,"云子"意指粽子,这里特指新鲜出炉的粽子,"喜尝新"表达了对新鲜粽子的喜爱和期待。接下来的"红嚼桃花白嚼银"则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和粽子之间颜色的对比,其中“嚼”字用得极为生动,既形容了食物的色泽,又暗示了一种细腻而深入的品尝过程。桃红似火,而粽子的白色则如同银光一般,这种对比不仅美化了景象,也增添了一份诗意的氛围。

"笑杀官人浪驩喜,村人残底到官人"这两句,则转换了语境,从描写自然美景转向了描绘人物情感。这里的“笑杀”并非真正的嘲笑,而是形容一种无可奈何却又不失欢愉的情状。“官人”在此处很可能指代某种身份或地位较高的人物,“村人残底到官人”则表明了乡间百姓对这份喜悦的传递,似乎他们将这份欢乐与粽子一同送到了这些“官人”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初秋时节的山居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乡间百姓喜悦心情的传递,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一个简朴而充满欢乐的农村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咏何节妇

群凶贪色复贪金,岂料佳人用计深。

下视井水清澈底,此时方见阿侬心。

(0)

樵云五景诗·其一悠然佳趣

迹远尘嚣地更偏,心游物外兴悠然。

夕阳欲下鸟飞尽,喜有南山在目前。

(0)

沙亭杂咏·其一

白沙翠树绕江村,曲水湾湾绿到门。

我已廿年耽小隐,避秦何必武陵源。

(0)

寄崔德卿郡正

别来老圃几寒花,雁断风尘瘴海涯。

鲁泮旧游同采藻,鹿门新隐各携家。

乾坤谁有千间厦,河汉今无八月槎。

犹忆仙城寻旧约,歌楼翠袖劝流霞。

(0)

崔清献公祠庙乐辞·其一迎神

赡箕尾兮概光,爇沉水兮奠桂浆。

惝清风兮穆穆,公欲下兮回翔。

扬之宫兮益之阁,终非吾土兮不能以乐。

锵剑佩兮归来,故居兮如昨。

俎腯兮洁尊,春秋兮公有孙。

无时往兮不复,公逍遥兮盘桓。

(0)

思亲

抱闷休閒宦况微,白头亲在久相违。

后生稚子今应长,旧识老翁半已非。

山蕨每怀三月美,海鳌常记四时肥。

逢人莫话归来日,未语先沾泪满衣。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