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踏路泥。
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径下再相随。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踏路泥。
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径下再相随。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景象和情感的诗句,出自宋代词人杨万里的笔下。在这短暂的四行中,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旅行的某种情绪,以及与朋友相遇的喜悦。
“江行十日厌船迟”,这里诗人通过“十日”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同时“厌船迟”表现出对水路旅行的疲惧和不耐烦,可能是因为旅途中的颠簸、滞留或其他原因。船在江上缓慢前行,而诗人却已经开始厌倦这种生活。
“却换篮舆踏路泥”,这句转换了情境,从水路旅行变为陆地行走,使用简易的交通工具“篮舆”(一种竹制的车辆),脚下是湿润的泥土。这一变化也许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一种顺应和适应。
“江水别来才两日”,这里的“江水”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才过去了两天,表明这是一段短暂而又富有变化的时光。
“陈公径下再相随”,“陈公”很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朋友或同伴,“径下”则暗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相聚。而“再相随”表达了对这次相遇的喜悦,似乎这种相遇为疲惫不堪的旅程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乐趣。
总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比水陆两种旅行方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友情以及生命过程中变化的一种深刻体验。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咿喔鸡鸣早。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
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
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余哺。
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
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
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
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
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倡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西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城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鸯鸯瓦。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