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其一》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其一》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尘踪何处探仙源,晚共渔翁得细论。

满地野花桃树少,半山烟雨洞阴繁。

轮蹄影络东西路,鸡犬声闻远近村。

更愿年登薄徵赋,人人温饱即君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仙源之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尘踪何处探仙源”,开篇便以一种探寻未知的神秘感引入,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晚共渔翁得细论”一句,将诗人与一位渔翁的对话融入其中,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满地野花桃树少,半山烟雨洞阴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地面野花稀疏、桃树不多的景象,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山间烟雨迷蒙、洞穴幽深的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意境。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轮蹄影络东西路,鸡犬声闻远近村”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局部的自然景观转向了乡村的生活图景。车马的痕迹交织在东西路上,鸡鸣犬吠的声音回荡在远近的村落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既体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也蕴含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之美的欣赏。

最后,“更愿年登薄徵赋,人人温饱即君恩”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深切愿望。他希望年成丰收,赋税轻薄,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温饱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关怀,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挽彭玉麟联

秉衡湘灵秀,崛起元戎,靖江淮、肃闽粤,筹兵筹防筹饷,尽瘁鞠躬,盼他年史册纪勋,长垂相业;

随剑舄陶成,伤追往事,授师旅、擢提封,教战教忠教官,衔恩镂骨,痛去夏武林亲节,永诀慈晖。

(0)

西织房联

花须柳眼如无赖;蕊乱云浓相间深。

(0)

夕阳双寺楼联

玉沙瑶草连溪碧;石路流泉两寺分。

(0)

挽唐景崧联

死惜九年迟,回头总统虚名,中史顿开民主局;

论难千载定,放眼台湾义举,后人谁继我公贤。

(0)

挽曾纪泽联

博望侯槎泛斗牛,怅伦敦远岛,巴勒严城,仗节尚能持国体;

富郑公声惊甲马,正北狄寒盟,西陲伏莽,临轩应复叹才难。

(0)

挽彭玉麟联

王事独贤劳,力歼发逆,威慑洋夷,论功为中兴之最,犹复视巡战舰、周历炮台,江海普安澜,撒手真无遗憾处;

人生重知己,屡列荐章,存膺阃寄,戴德同再造之深,那堪把晤片时、别离终古,湖湘齐堕泪,伤心尤在受恩身。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