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楼檐马。
碎佩琮琤,丛铃戛咭,依稀客窗閒话。
更鸟雀,时相触,霜欺兼雨打。几悲咤。
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
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
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
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楼檐马。
碎佩琮琤,丛铃戛咭,依稀客窗閒话。
更鸟雀,时相触,霜欺兼雨打。几悲咤。
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
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
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
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这首清代词人陈维崧的《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以铁马为题材,通过描绘赤兔和乌骓这样的战马在岁月流转中的落魄境遇,表达了对往昔英勇豪情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境况的感慨。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开篇以两匹名马的失意象征英雄的落寞,暗示了昔日战场上的辉煌已成过往。"碎佩琮琤,丛铃戛咭",通过马具的碰撞声,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昔日战场上客窗边的闲谈声,如今却只剩孤独与凄凉。
"更鸟雀,时相触,霜欺兼雨打",进一步描绘了铁马在风雨中遭受的冷遇,反映出英雄的无奈和命运的变迁。"悲咤"二字,传达出词人对这些曾经威风凛凛的战马的同情与惋惜。
"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回忆起那些激烈的战斗场景,马蹄声淹没在万马齐喑之中,如今只剩下铁马的沉默和哀鸣。"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形象地描绘了铁马沦落为阶下之马,寄人篱下的凄凉。
"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以蜘蛛网自比,表达出词人对铁马余生的悲悯,它们如同被遗忘的蛛丝般无力,只能任凭西风唤起,发出"仍旧酸嘶中夜"的悲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铁马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英雄的落寞和个人的沧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
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七言五韵梁园修竹旧传名,久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汴州人家并无竹。
]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
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
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
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
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
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
主
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
补养在积功,如裘集众毛。
将欲致千里,可得差一毫。
[心不乱、形太劳至差一毫,皆出老、庄及诸道书、仙方、禁诫。
]颜回何为者,箪瓢才自给。
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张苍何为者,染爱浩无际。
妾媵填后房,竟寿百余岁。
苍寿有何德?
回夭有何辜?
谁谓具圣体,不如肥瓠躯?
遂使世俗心,多疑仙道书。
寄问卢先生,此理当何如?
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今早天气寒,郎君应不出。
又无宾客至,何以销闲日。
已向微阳前,暖酒开诗帙。
朝怜一床日,暮爱一炉火。
床暖日高眠,炉温夜深坐。
雀罗门懒出,鹤发头慵裹。
除却刘与吴,何人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