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山南尽白云,云中有水接天津。
两龙争壑那知夜,一石横空不度人。
潭底怒雷生雨雹,松头飞雾湿衣巾。
昙华亭上茶初试,一滴曹溪恐未真。
山北山南尽白云,云中有水接天津。
两龙争壑那知夜,一石横空不度人。
潭底怒雷生雨雹,松头飞雾湿衣巾。
昙华亭上茶初试,一滴曹溪恐未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间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北山南的白云、云中之水、两龙争壑、横空巨石、潭底雷雨、松头雾气以及茶亭的氛围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幽静的自然景观。
首先,开篇“山北山南尽白云”,描绘了山峰之间弥漫着的云海,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云中有水接天津”进一步渲染了云层中的神秘与连通性,仿佛连接着另一个世界。
“两龙争壑那知夜”一句,运用了神话般的元素,两龙在山谷中争斗,夜晚的背景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动态感。而“一石横空不度人”则通过一块横跨天空的巨石,强调了自然界的壮观与不可逾越的力量。
接下来,“潭底怒雷生雨雹,松头飞雾湿衣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暴雨的情景,雷声轰鸣,雨雹倾泻,雾气弥漫,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效果,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变化。
最后,“昙华亭上茶初试,一滴曹溪恐未真”则将视线转向了山间的茶亭,暗示了品茗与禅意的结合,仿佛在忙碌的自然景观中找到了一丝宁静与内心的平静。这里引用“一滴曹溪”可能是指佛教文化中的象征,暗示着精神上的洗涤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融入了禅意与人文关怀,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美的享受。
顷从宫闱灾,四方纷沴壒。
至尊减膳频,远贡罢蚶蛤。
旧京亦告旱,春荄郁如㷈。
群公走祠祷,而我病床榻。
鬓忧日益星,心斋户常阖。
孰云苍苍高,有感响斯谷。
俄然发轻雷,钟山遂云合。
天瓢骏影乱,乐部蛙声閤。
喜来不暇卧,起整头上匼。
勿药谢携扶,僦屋志苫盖。
晨趍太常园,嘉蔬青紫杂。
望望长千里,溟濛暗金塔。
昨蒙示新篇,乾鹊噪三匝。
博哉武库陈,足以启衰飒。
翻思情恼人,花时犹杂遝。
高轩以予从,休衙待谁拉。
吟多恐费笺,屐败将重蜡。
糟妻颇解事,香醪出双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