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溜声中送旧年,团圞笑语不成眠。
忽惊雷吼三更后,始悟春回半月前。
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
明朝贺客无祗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檐溜声中送旧年,团圞笑语不成眠。
忽惊雷吼三更后,始悟春回半月前。
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
明朝贺客无祗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期待和喜悦之情。"檐溜声中送旧年",屋檐上滴落的水声如同时间的脚步,一分一秒地送走了旧的一年。"团圞笑语不成眠",家人团聚,笑语盈盈,但由于过于兴奋和激动,难以入睡。
"忽惊雷吼三更后",夜深时分,忽然间一声惊雷,使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始悟春回半月前",人们开始明白新年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大地即将回春。
"桃板欲题诗未稳",手执桃木板,想要书写新年诗句,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难以落笔。"灯花频结兆开先",室内的灯火中偶尔有花朵状的烟雾凝聚,预示着吉祥和新的开始。
"明朝贺客无祗待",次日一早,就有宾客来访庆贺,人们忙于迎接。"汲水煎茶当酒传",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准备酒宴,只好用清泉煮茶代替,邀请宾朋共享。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晚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时间流逝、节令更替以及新年的期待与喜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平民情怀和生活状态。